第67章 平江浪子(一)(2 / 2)

神州儿女 习右 1326 字 2022-12-22

萧雁群微笑道:“你的见解总是那么独特。”

姬若离道:“我这次来,特地绕道去了趟平江府(今江苏苏州)。”

萧雁群道:“你要和我说的人,就在那里?”

这人名叫余生,二十出头,身材修长,生得眉清目秀,自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尤擅角抵,摔跤,人称“浪子”。因他生在平江府,也有人叫他“平江浪子”,在江东地区也算得上一号人物。

要说他为什么叫“浪子”,这得说说他的家庭。余生的姑父刁德智,是应奉局朱勔的门生,时常巴结贿赂他,这才坐上了知府的位置,余生的姑姑是刁德智的正室,夫妻二人关系倒也不错,正是凭着这层关系,余生在平江府谋了个职位。

刁德智知道余生不是做官的料,因此给了他一个团练使的职位,要说这团练使不大不小,只是个虚衔,并无实权。但这恰好合了余生的心意,他本没耐心去理会官场中事,既然是个虚衔,那么也就乐得清闲。

所以这余生平日只爱结交朋友,专去逛那瓦舍勾栏,听曲看戏,吃酒喝茶,至于那蹴鞠投壶,更是无所不通,他最爱去的青楼便是平江府有名的“东门楼”。而他本人又慷慨大方,挥金如土,狐朋狗友着实交了不少,再加上他是知府的侄子,当地百姓对他自然也是客客气气的。

年纪轻轻,就得了个“浪子”的称号,他非但不以为耻,反而乐于别人称呼这么称呼他。余生的姑姑和姑父为此颇为不满,曾劝说他多次,要么入仕,要么经商,总不能文不成武不就,但余生总是笑着拒绝。

时间久了,刁德智也就懒得管他了,好在余生还算守法,没给他惹什么是非。

一日,余生同李三,王小勇吃罢午饭,在街上转了转,去勾栏中看戏。宋朝时,一些较大的城市,有娱乐之处称为瓦舍,而瓦舍中有演出场所,便是勾栏,里面多为唱戏说书者。

因为戏台的周围用画着花纹的栏杆围起来,所以名叫“勾栏”。

这李三王小勇年纪都不大,也是个破落户,整日游手好闲,看余生是知府侄子,又是个团练使,平日尽力巴结他,要是没有余生接济,这二人怕是要沦落街头。

后来二人合伙干了个小买卖,总算挣了点钱,俗话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不,和余生逛瓦舍来了。

苏州本是江南重镇,繁华之处自然比别处要甚,不过自打朱勔在这里设立应奉局,搜刮民脂民膏,引起了方腊之乱,如今动乱虽已平息,但造成的疮痍却非短时间可以抹平的。

以往人头攒动,人声喧闹的瓦舍,平日也只有稀稀疏疏的客人,甚是冷清。走到那牡丹棚时,见门外挂着招子,上面写今日唱诸宫调,唱戏的名叫吴怜,最擅长诸宫调,是当地的一个名角。

李三笑道:“余大哥,今天可算来巧了,赶上吴怜出场了。”

王小勇道:“这平日请都请不出的角色,怎么今日上台唱戏了。”余生也感奇怪,王小勇走到一旁,一个摆摊卖古玩的,问到:“老头,可知今日牡丹棚是否来了什么大人物?”

那老者翻了个白眼,随口答道:“没听说,看看古玩吗?”

王小勇叉着腰道:“你离得这么近,如何没听说?”

李三上前拉回他道:“你也糊涂,这平江府里,还有谁比咱余团练出名的吗,除非是知府大人,和朱大人来了!”

余生笑笑,道:“进去看看便知,若果真有大人物,那也是咱们的造化。”

喜欢神州儿女请大家收藏:神州儿女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