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鹰让她唱一些大家陌生的曲子,没词的就让她自己填上。他甚至尝试请师大的学生将一些歌剧片段翻译成中文给她唱,效果出奇的好,那种古典和神秘的音乐氛围给他带来了梦幻空间,这是他所追求的。
他告诉她,一定不要唱舞厅歌曲,即使是邓丽君的歌也只选唱她乡村风格的小曲和部分情歌。
他确实有眼光,阿哈的音质和演唱风格,是自由浪漫的,又有着神秘与空灵,与万家灯火的城市里那些宿世烟火离得很远,和红尘气息浓重得呛鼻的舞厅酒吧歌手更是完全不同。她清新纯净,是天空和山野,是高原魂灵,是渴望和梦想。
月中的时候,老板来出粮,也给了她一份。不用说,她就正式成为这里的驻场歌手了。
自阿哈去贵州饭店驻场,颜如卿又变得闷闷不乐。
颜如卿讨厌王鹰,尽管他的演奏总是出人意料。
颜如卿对王鹰的一切都看不惯:卷曲的长发,俄罗斯人苍白的脸色和大鼻子,说话时那种压低了的声音,好像他已经一整天没说过话了似的。还有他抽烟时的那个狠劲,似乎全世界就他在思考那种种艺术的、哲学的问题。最令颜如卿烦躁的是,阿哈为了他的三言两语就激动得脸儿发红。
颜如卿坚持认为,王鹰在吸引阿哈。是的,他装作无意,实际上他在诱惑她。
颜如卿使劲咬着牙,想着要不要请苏总出面,找人赶走他。另外,他虽然梦想阿哈可以成为大明星养活他,但骨子里他不乐意阿哈在饭店为客人唱歌,这是他故乡的规矩,再穷的人家,也不会娶唱戏的女子回家。
在夏天到来之前,春天的草木仍然在寒冷中发芽拔节。云贵的春天,很冷,春寒料峭,城市边缘的群群山峰,还戴着白色的帽子——那是山顶的森林覆盖着厚厚的雪。
颜如卿本来是不怕冷的,在北京读了几年书,零下十几度也熬过来了。云贵的冬天和春天,城里气温也就是零度左右。但常常会有雨夹雪,落到地上就满街是稀烂的泥泞。因为潮湿,又因为孤独,那冷就格外的浸骨,难以招架,直冷到人的心里去,冷得心绞紧了疼。
他每天早晨去文联,还没接近办公楼就听到音乐传来,是浑厚的女中音,深情又伤感,眼里莫名就涌出泪水。
“long ago,and on so far away, i fell in love with you before the second……”
这是卡本特的《superstar》。
怀旧的歌声整日在颜如卿脑海里身体里回旋,滋长出许多忧伤和睡意,令他忧郁恍惚。
《黄果树》编辑部新分来一个贵州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学中文的,不算丑,但胖乎乎地如同发酵过度的白面馒头。大概在学校里没有被男同学追求过,她一时还难以摆脱刚刚结束的青春期的自卑。又因为读了不少文学作品,被文学熏陶得情感十分丰富,便一直滞留在多愁善感的情绪里。
她性格内向,胆怯,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看见异性也紧张。因为没有多余的办公室,就把她安排和颜如卿一个办公室。他们的毛病在某方面是共同的,都是孤独的起因,只不过层次不一样,一个是成长心理问题,一个是文化认同问题。她不爱和人说话,对颜如卿十分不友好,对别的异性也是,像被男人伤害过,对他们拒绝又戒备,稍有不恰当就产生了敌意。结果,老槐和别的人,甚至连山思都不来颜如卿办公室聊天了。
颜如卿和肥女天天同处一室,没有任何沟通,气氛十分沉重。肥女每天一上班就打开录音机反复听卡本特的歌:“every shalala every wo’wo still shines,every shing-a-ling that they’re starting to sing so fine……”
这歌声更加重了颜如卿的忧郁。
主编已经老了,要退休,文联想提一个副主编,原来的副主编就等着当主编。市委宣传部是强调了要大力培养学历高的年轻人的,以前的编辑们都是自学成材,高中毕业已经不错了,原来的这个副主编,还只是小学学历呢,上面有些踌躇了。但又说了,作家不是学校里培养的,所以,小学文化的副主编还是当主编了。有了一个副主编的空缺。上面说了,这个副主编的选拔,就要严格要求了,年轻化知识化。
如果是按资历学历,这个副主编人选应该是颜如卿,颜如卿私下也有了一些重树刊物形象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力的想法,跃跃欲试地准备着。(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