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2)

最初动笔的时候,我执着的是唐思晨的坚持和信仰,那时听许巍的《悠远的天空》,他的歌声和辽远的大漠在一起,真正让人心生向往:

<small>我的心曾乘着风啊,</small>

<small>自由穿行梦想里啊。</small>

<small>我沉默地祈祷啊,</small>

<small>感受着你的光芒。</small>

<small>我曾经寂寞漂泊,</small>

<small>在这茫茫人海里,</small>

<small>如此向往的你,</small>

<small>却一直在这裏。</small>

彼时脑海中乔远川的雏形,不过是一个任性的少年,属于过去式的范畴。他没有学会珍惜,所以会有人代替他来珍惜糖糖;他不懂得尊重,所以生活用后悔的形式,教会他成长。

也只有经过这样的打磨,这个年轻人,或许有一天,会真正学会去爱人。

就如同曾经的Mere之于徐泊原,而徐泊原在遇到唐思晨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安静而沉着地说:“我会尽我所能,包容你,爱你。”

可是笔下的人物的命运有时候真的会不受控制,当乔远川的形象愈来愈鲜明的时候,我数度挣扎着,想把这个故事写成破镜重圆。我知道自己已经悄悄地选择了站在乔远川这边,尽管最后还是给了徐泊原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