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时光似水韶华渐逝 ”查找最新章节!
晕博说《君主论》就像春秋战国时那些纵横家写的书。我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这本小册子看完,感觉它可不仅仅是纵横家的口气,它是一本集纵横家、法家、兵家思想于一身的政论体书籍。马基雅维利的论述,与我国古代文人最大的区别是,完全抛弃了比喻、排比、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用简单直白甚至有些粗暴的语言,非常直接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我甚至认为,他在写作时,刻意不使用修辞手法,刻意绕开华丽的词藻,避免读者流连于表面文字而不看重内容,避免让自己的学说由于文字的关系而遭到误解。小册子共二十六章,主要论述了君主国的性质,君主应该怎样统治与管辖自己的国家(城邦),军队的建设,君主的品质等问题,每一章的文字不多,基本上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短小精悍、凝练有神。比如第五章“对于占领前在各自的法律下生活的城市或君主国应当怎样统治”,第一段上来就写到:如果被征服的国家,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向来习惯于在它们自己的法律之下自由地生活的话,那么想要保有这种国家有三种办法,其一是,把它们毁灭掉;其二是,亲自前往驻在那里;其三是,允许它们在它们自己的法律之下生活,同时要它们进贡并且在那个国家里面建立一个对你友好的寡头政府(看着熟悉吧)。看看这些文字,简介有力,带有一丝血腥的味道,却又有很强的启迪意义。我想,后世很多君子,对他的学说又爱又恨吧。马氏论述道理,直来直去,不会蒙上哪怕是薄薄的一层面纱,所以,很多文字看起来非常冷酷,“所有武装的先知都获得胜利,而非武装的先知都失败了。因为……人民的性情是容易变化的;关于某件事要说服人们是容易的,可是要他们对于说服的意见坚定不移,那就困难了。因此事情必须这样安排:当人们不再信仰的时候,就依靠武力迫使他们就范。”我们看惯了中国古代春秋笔法,温情含蓄论述政治、历史的书籍,再看《君主论》,会颇不习惯。所以,还是要多看看西方著作,尽管达到“久钦词笔著乡邻,学贯中西样样长”的境界不容易,但多读些西著,开阔开阔眼界,拓宽拓宽思路也是好的。须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