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数年之功见成效,渤海四战定大局(五)(2 / 2)

十国帝王 我是蓬蒿人 1690 字 1个月前

李从璟现在满脑子都是接下来的战斗,哪里还有心思去念及其它,闻言瞪眼道:“有屁快放!”

王朴见转眼间挨骂的人成了自己,偏偏身侧再无人让他去骂,只得无奈的认命。叹了口气,正欲开口,李从璟却已摆了摆手,“你不用说了。”

王朴茫然的看向李从璟,却见李从璟已经没有再将话题继续下去的意思,负手看向远方的身姿,又恢复了挺拔伟岸,就如每回临场指挥战斗一样。

黑暗中奔来数骑,没有打火把,寻常人很难想象他们在夜里是如何视路的,到了山岗前,骑士下马奔上来,他们是先行去探查正州战局的斥候,此时向李从璟禀报了一份紧要万分的军情,“正州守军出城夜袭契丹大营!”

李从璟脸色微沉,他没想到大明邢会行如此险棋,若是一着不慎,让耶律阿保机给吃下,那正州城的战局就会朝一个很难控制的局面发展,事已至此,李从璟也不废话,问了最要紧的问题:“战况如何?”

“契丹大营并未有什么慌乱,正调兵遣将,似有反咬之势!”斥候言简意赅道,时间仓促,视野也不好,他能看出来的东西也不多。

李从璟心中快速盘算一番,很快就想到,大明邢此行虽然有些轻率,却能为大军今夜奔袭吸引契丹军的注意、兵力,问题是在大军赶到之前,大明邢不能给契丹吃掉。

通水河谷战事吃紧,李从璟却没有去支援李绍城、孟平,而是率领援军迂回奔袭正州城外的契丹大营,这是釜底抽薪之法,也是无奈之举。契丹骑兵多,而通水河谷位置在正州、西京中段,李从璟若是仅率马军支援,则力量不够,若是率步骑同行,则速度跟不上,由此他便让李绍城、孟平死战,拖住通水河谷的契丹军,而他自己暗渡陈仓,来行“斩首”行动,直取耶律阿保机。此着若胜,则形势彻底逆转、攻守易行,若是败了,李从璟就只能率幽州军退出渤海。

非是李从璟要孤注一掷,而是敌我兵力悬殊,如此行动是难得的取胜机会。再者,此番行动参谋处经过仔细推演,是确有胜算的。

就如李从璟所言,这世上难遇到有十足把握的事,尤其是军争,有过半胜算,就值得一搏了。如若不然,这世上岂非边地功成名就?

走下山岗,李从璟翻身上马。须臾,军令下达已歇息足够的三军:奔袭正州契丹大营!

……

幽州,节度使府邸。

一座三层楼阁上,任婉如在数名丫鬟婆子的陪同下,凭栏北望。黑夜里,北方只是一片漆黑,什么也不能看到,哪怕是白日,也只不过视线稍远一些,距离她要注视的地方,仍旧相隔千里。

然而有些注视,不在目标,而在方向;无关被守望的人,只关注视者。

手放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任婉如笑容恬淡,她本就是个婉约清淡的性子,此时的笑意让他愈如出水芙蓉。

她视线遥远,声音却很近,轻声呢喃:“你来到这个世界,会伴随你父亲卓越的功勋,你注定不平凡,因为你的父亲是如此伟大!”

……

寒风拂面,硬如刀割,随战马平治起伏的李从璟,目光如往常一般沉静,此时此刻,他要奔赴的战场,论凶险,论艰难,都是此生征战所遇之最,与之相应,其场面与影响,同样冠绝今昔。

在桃夭夭离开山岗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桃夭夭今日情绪数遍的缘由,他本是思维缜密的性子,对外界感知极为敏感,经由王朴提醒,自然知道桃夭夭面对那封书信为何会神情黯然,哪怕是劝自己战场上珍重一些,此刻也要借他人的名义。

然而,对李从璟而言,沙场决胜与骤分生死,他早就有了奋不顾身的理由。

从决定与契丹不死不休的时候开始,这种理由就已经与生死之重同样分量。

现在,他能想的,不是儿女情长,也不是妻子温情,只有这场战争的胜负。

……

领军冲出荒野,星海一般灯火通明的契丹大营,就在眼前。

握紧长槊,时隔数年,现今的李从璟,与当年乱军中追斩张朗时并无不同。

“向前!”长槊前引,他在马背上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