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灯光下,一大一小都在认真地练字。
花蕾轻手轻脚走到书房门口,小声问着守在外厅的巧兰:“姑娘还没练完字吗?”准备的夜宵都冷了。
月瑶有吩咐,她练字或者作画的时候,没叫人不准进去,这么吩咐也是怕被打扰了思维。
巧兰苦瓜着一张脸:“没有呢!”以前一般练半个时辰就出来了,可是今天这都快一个时辰还没出来,也不知道姑娘练个字怎么也能这么投入,经常连时辰都忘记了。
两人都在心里嘀咕着,就听见月瑶道:“进来吧!”如巧兰所想,月瑶练字练得时辰都忘记了,回过神来,见着廷正站在她身边看着她练字。
廷正等月瑶放下笔后道:“姐姐写的字真漂亮,姐姐,我能学吗?”看着跟一朵一朵的似的,廷正也很想学。
月瑶摇头:“你先将我给你的字帖练好了再说。”贪多嚼不烂,廷正不可能如她一般,有这么多时间跟精力去练字。所以,只要学好欧体就好了。
廷正有点小小的失落。
花蕾端来了两碗鸡蛋牛奶羹。鸡蛋牛奶羹是月瑶吩咐做的,月瑶以前在江南经常吃,回来后倒吃不上,现在有小厨房又重新吩咐了厨房,隔三岔五做一回。
廷正看着缠枝青花瓷碗里白嫩嫩跟豆腐一般的东西:“姐姐,真好看。”李府的夜宵花样很多,但是廷正却觉得还是自家东西好,虽然还没吃不知道味道。
月瑶笑着说道:“若是喜欢就多吃一点。”这个时代普通百姓都是一日两餐,如连家这种世家都是一日三餐,不过月瑶现在是一日四餐。除了三餐外每日都得加夜宵,而且夜宵都是捡好的吃。
廷正取了勺子,舀了一勺,放入嘴中滑溜下去了:“姐姐,味道真好。”香香甜甜,滑顺可口。
月瑶也很喜欢这道夜宵,所以吃得比较多。在廷正睡觉之前,月瑶重新比量了一下廷正的身段,打算再给月瑶做一身新年的衣服。
当然,月瑶肯定不会从头到脚做,她让细娟等几个丫鬟裁剪好布料,到时候她再来绣就成了。若不然单单做一件衣裳,要费很多的功夫,她没这么多的时间。
正哥儿只有两日假,第三日一大早又坐了马车去了李府了。这次倒是没客套地让廷正带东西到李府,不过廷正却是跟李翰炫耀身上的衣服:“这是我姐姐亲手做的衣裳。”
李翰才不相信:“你姐姐才多大,就能做衣裳了?”李翰不知道什么针线功夫,他就觉得月瑶才八岁哪里就知道做衣裳。
李翰本来只是表示怀疑,可是对于廷正来说这是污蔑姐姐的事情,他决计不罢休,于是跟李翰闹了起来。
李夫人听到廷正跟小儿子闹起来有些惊奇:“为什么事闹起来的?”廷正在李府一个多月,乖巧可人,勤奋好学,不仅她,就是丈夫跟先生也都很喜欢。
丫鬟说了闹别扭的原因。
李夫人笑道:“姐弟俩人的感情真好。”她知道小儿子肯定是有口无心,但是廷正较真了就得打消心头的不舒坦。
用午膳的时候,李夫人拉着廷正到身边。看着廷正身上穿着的衣裳,针线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绣工也极为精细。李夫人看了忍不住问道:“廷正,是你姐姐告诉你这衣服是她绣的吗?”单看这件事衣裳的绣工跟针线李夫人有些不相信是月瑶绣的,所以李夫人忍不住由此一问。
廷正没听出着意外之意:“是姐姐亲自绣的,昨天晚上姐姐还给我量了尺寸,准备再给我做一件冬袍。”
李夫人讶异了,单说衣服,她是真不相信。但是既然月瑶自己说是她做的,那就真是她做的。因为月瑶没必要为一件衣裳对廷正撒谎。
李夫人等廷正走后忍不住说道:“这孩子真不错。”小小年纪针线活做得这么好,真是难得。
李夫人身边的婆子笑着说道:“夫人,我听说连府请了一个姓麻的绣娘,这个绣娘以前在江南很有名气。连家三姑娘这么聪慧,跟着名师自然学得也快。”
李夫人笑了下:“这不仅得有天份,还得有心。”有天份没心,做什么都枉然。
身边的婆子笑着说道:“要我说,瞧着正少爷就可以看得出,连家三姑娘定然是个聪慧好学的。”这个婆子是知道廷正是月瑶启蒙的,而廷正在李府的勤奋好学是有目共睹的,由此自然可以推断,月瑶也肯定是个好学的孩子。
李夫人点了点头。
月瑶练完字走出来看着天,今日出了太阳,天气不错,不过太阳像是蒙着雾一般,散发出淡淡的光,灰色的云也没流动。整个天空,显得呆滞而沉闷。
一阵风吹来,除了角落的常青树左摇右摆,高耸的树木因为没有了树叶光秃秃的摇都摇不动,显得格外的笨重。
月瑶在院子里呆了一刻钟,又回房练字了。没一会郝妈妈疾步走进卧室:“姑娘,老夫人晕厥了,大夫人派人去请唐大夫了。”
月瑶听了立即放下笔,衣服也没换就去了上房。月瑶一边走一边告诉自己不会有事,一定不会有事。上辈子祖母是在明年去世的,所以现在肯定不会有事。
月瑶虽然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但是心里还是很恐慌的,也许事情就会有变化,她都能重生到小时候,祖母的事也说不准了。
月瑶赶到上房的时候老夫人还没醒过来,月瑶进了卧房见着昏迷之中的老夫人,她知道现在忌讳哭泣,所以压抑着没哭,但是眼泪却是扑哧扑哧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