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好像真的可以以法力破关,但三年还是难以大成。
这就无关术法了,而是时间太紧。
可要是早点得到此法,他觉得自己是可以一试,试着在灵气不浓郁的林界之内,于三十年内结丹。
同时,不同于赵族长的胡思乱想。
年轻弟子说到底是惜才之心偏重,于是当交代完此事之后,还多言了一句道:“可愿随我去仙界,还是依旧循之前约定?”
“晚辈我”赵族长听到高人第三次提起此事,倒是话语顿了半天,没有像是以往那般肯定的拒绝了。
因为真当入了修行,且修得越来越高以后,才会发现越来越难。
不是自己所想当然。
可是,又当他看了看地面上有些看不太清的赵府,想起自己的后辈。
最后他还是想抱拳拒绝。
但不等他言说肯定。
年轻弟子倒是先开口道出了一些在赵族长听来是‘天界秘闻’的大事。
可实际上,就是清气与百年机缘的事。
这些事,天界修士们基本都知道。
不外乎是百年之前清气善果好拿,且有很多机缘在世,比如说是天界皆知的仙缘之气,还有百年之时,化神大修士们可受诸位界主之邀,请往飞升之地。
这去飞升之地干什么,不言而喻,不外乎是有资格争一争界主之位。
尤其还有不少天界修士猜测,等百年之后,可能就是真正的‘新一纪’了。
到时界主之位就难了。
这也是宁郃等人没有隐瞒,很多界主没有隐瞒,且又经常在曾经的五洲录中提起‘百年天地初开的异象盛世’,所以很多修士都能隐隐约约的觉察到一些不同。
起码知道百年之时,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同样的,这位年轻弟子之所以告诉赵族长这些,就是想让他早些到天界,说不得还能在末尾之年中取得一些机缘。
可要是最后的机会都不把握住。
那等百年之后,就算是这位赵族长达到第二个约定,可以全族飞升,但这位弟子可不能保证赵族长会如这一世的末尾,天地初开时的百年这般顺势乘风而起。
因为这就是天地大势,个人左右不了。
且这百年在他们一众界主弟子的闲聊玩笑中还有个绰号,名为‘天地机缘的百年。’
毕竟相较于寻常的修士,他们这些界主弟子知晓的更多。
知道这百年不仅有天地灵气加深,也不仅有八荒归拢的仙灵之气。
尤其真要寻的话,且有些缘法在身的前提下,那些身为界主的‘师伯、师叔们’也是有迹可循,并且飞升之地也没有明确的禁止闲人入内。
包括哪位修士要是真心向往法修的话,也是可以证明己心,寻附近城池或江河的神官,让神官大人代为引荐五洲中的一些隐世法修宗门。
如今还有非界主之宗的一些小宗门、小山门,依旧存在天界五洲之上,还没有完完全全的去往小仙界。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小机缘所在。
只是在此刻。
哪怕是年轻弟子说了这么多。
但赵族长思来想去后,虽然十分向往,可最后还是万分歉意的拒绝了高人的好意。
他就这样为了家人,抛弃了可以乘风而起的机缘年。
对此。
年轻弟子有些理解,又无法去多言什么,去改变什么,去打乱诸位界主所定下的法。
所以来来回回已经劝了三次。
这位弟子也就不再说接引一事了。
“保重。”
年轻弟子最后捧手一礼,“剩余三年之约依旧,百年之时,元婴之约依旧。”
言落。
弟子的身影便消失不见。
只剩赵族长沉默的站在高空。
直到过了半晌,家族内的几位筑基修士见长辈久久没有回来,来附近与高空寻找。
赵族长看到晚辈的身影,看到他们担忧的目光时,才重新恢复了笑容,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也没有提起此事。
权当是今日在高空中散心,却又因缘碰到了高人,受高人传新法,布告天下。
这个是好事,对于林界来说是大喜事,又怎么会让人伤心与懊恼。
而也在赵族长逐渐恢复心情的时候。
在飞升之地的高空。
玄门主也注意到了这位赵族长。
对于两人的交谈,玄门主也是尽知。
但对于赵族长的选择,玄门主没有觉得可惜,也没有觉得钦佩,只感觉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因为玄门主活了上千年,更在这千年中见过比赵族长还要‘固执’的人,还要顾家的人。
所以此事对于玄门主来说,就是一件多看一眼的寻常事。
毕竟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赵族长说到底是为‘小家’,而不是为‘大家’的大义。
比如说,带全界飞升的宏愿,这才叫大义,才值得让人钦佩。
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又有些难为人,更有些偷换概念的意思。
但问题是,如今法主与诸位容法之主所做的事情,就是推动所有世界的灵气升迁,维护无尽天地内的一切秩序。
诸位容法之主,做的就是大义。
也别看众人平时什么都不做,其实都在操心着这些。
只是没必要刻意去宣扬自己的大义与苦劳。
可除此之外,除了赵族长的自己家事以外。
抛开杂事不谈,单说赵族长的资质。
玄门主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可惜。
因为赵族长要是一开始的前几年,就跟着自己弟子飞升天界的话,那现在绝对也是金丹圆满,且问鼎元婴的大修士。
若是再勤奋一些,再有些机缘加身,那也算是这一世的小风云人物。
再等下一世开启,更是第一阶梯的中坚人物。
尤其再加上自己的关系,还有一定几率会被邀请到飞升之地,观礼界主善封。
或许,再来些大机缘,说不得就是下一世的界主候选之一,能参与下次善封,有一定几率当上界主,而不是在一旁单纯的观礼。
可如今,就算是他百年之后有幸元婴,那也是普通人物了。
毕竟如今正邪两道的元婴修士,已经是过五千之数,莫说再过三十余年。
再算上多多少少拥有仙缘之气的将近十万修士,很可能百年之后,或二百年之后都先后为化神。
他想要出头,那真就是很难很难了。
很可能,是要等到虚无缥缈的第三世,等老一辈隐退的隐退,当界主的当界主以后,他才能在天界内崭露头角。
但界主是无望了,因为老一辈的隐退归隐退,不代表他们不想当下一世的界主。
所以界主一事,基本是不用去想,除非是有天大的机缘在身,大到能弥补这‘百年机缘’的丢失进度。
能弥补上,就有追的余地。
可要是百年之后还没元婴,那就只能等他的后辈兴起,或者他转世再来了。
因为他接二连三的没有突破下,可能寿命都不够了。
就算是够,但若是再敢晚几十年,几百年入天界。
他想以自身的六成资质去追人,那根本是不够看的,最多也就是修个千百年,修到洞虚后,然后在后世满是洞虚的天界中的某一地内有些名声。
而玄门主想到这里,又想到一位资质高绝的道友。
这位道友就是宁道友,宁道兄。
如果他的资质堪比宁道兄,那么就算是再晚百年、千年,万年,甚至是兆兆年,只要那时天界还在,就算是满地仙祖,那他依旧可以在短短几年,甚至几月内身化法主,镇压无穷天地。
这个就是无关机缘和时间进度了。
这完全是个人之力,颠倒了整个天地大势,逆转了一切缘法。
并且所谓‘天地初开,开天辟地’,其实也不是形容无尽天地,更不是形容云烟,而是形容宁道友重新定义了天地缘法之局,定义了‘道’,化身成为了道。
这才是天地初开的真解。
是宁道友成‘道’了,也为天下修士开辟了所有的道路。
可惜这一解,这一言,也只有老一辈的法修能明白。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修,是真以为天地初开,就是宁道祖从混沌中开辟了天地日月的四海八荒五神州,重塑了云烟内的万万无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