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神道’与灰狼代天传仙石
不过片刻。
玄门主的元神归窍。
正闲聊的宁郃与云鹤等人,在这时也看了玄门主一眼,但没有问什么。
因为此刻在向西的方向有一股雄厚的阴煞波动。
按照距离,大约离此地有三万里左右的路程。
不出意外的话,是哪位‘不务正业’的大神官,用秘术地法收到了什么消息,然后特意来了。
一时间,云鹤等人也是正了正神色,准备看看是哪位道友不操劳自身地界的事,反而专程过来帮人炼器。
虽然又在宁郃等人看来,此神舟确实是有用,这般也不是不干正事。
但总归说来,在如今天界内众修士都默契形成的‘神官不扰凡尘与修界、只正地法,惩罚妖邪’的一些习惯之中,神官忽然插手关于修士的炼器琐事,且还是新修士的事,算是小小的不务正业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位神官同样看出了神舟一事对于五洲大陆的种种好处,所以才特意过来相助。
毕竟他们归根结底是神官,这‘官’,也是为天下苍生的官。
那对苍生有帮助的事情,他们肯定要出手相助。
之后,也在宁郃等人的等待中。
不多时,这位神官就来至了。
但可惜这位神官不是吴朝附近的府君。
宁郃看了一眼,倒是不认识。
只是这位元婴境界的府君却是认识法主与诸位仙者,于是当他刚进入船坞,又见到法主等仙者在的时候,便先一愣,随后就是赶忙一礼。
最后,他不待几位仙者多言,就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宁郃等人一听,也知道自己等人推测对了。
这位府君果然也是为了‘边境繁荣’而来。
但之后,这位神官解释完了这事时,又开始了自我检讨。
因为不管是为了什么事的原因中,他也知道自己这般擅自离开自身地界的前来,亦是不合神官的规矩。
又在神官规矩中,神官若无要事,是不能离开自身地界,且莫说这足足离开了二百万里。
尤其若不是身具法令,能借天地之风属,他大半日时间也走不了这么远。
若不是借地法倾听,他也不知道珍宝宗内派出弟子来请人。
否则的话,珍宝宗的金丹弟子想要跑二百万里去请人,那真的月余的功夫了。
而如今的百万里路程,对于一些元婴境界的大神官来说都是小事了。
这就是如今的城隍,虽然没有容法之主的身份法令,但身为天界神官,又在宁郃的庇护下,依旧可以借法令之威,‘借用’一些小神通术法。
同样,也随着如今三千神通被宁郃完善,修士先不谈,天界神官却是越来越强大了。
甚至新修士还在暗地里为众神官起了一个新名,觉得这般‘天生就拥有神通’的修士,应该称之为‘天神道。’
且又以神职为重,‘天’一称呼亦太重,众位修士唤来唤去,最终是唤为了‘神道。’
神道,就是如今众神官在天界内的修炼体系称呼。
这些事情,宁郃等人也是知道的,亦是默认了。
不然总是用‘老法修’来称呼众神官,却是有些太过简单了。
于是,神道一词,倒是不错。
宁郃等人也准备等神舟一事落后,和诸位界主、以及大神官等道友商量一下,如果都满意,那就先用神道称呼。
也是这般想着。
宁郃等人继续看珍宝宗的弟子布阵,也等着看看还有哪些大神官们不务正业。
同时,这位先到的大神官,当看到法主与仙主这般堵着门,想要‘问罪其余道友’的样子,一时也觉得有趣,便也装作做错事的样子,低头站在法主与仙主的身后。
相信等新来的大神官见到这一幕,怕先是心中一个激灵,直接震的神魂皆冒。
且宁郃见到这一幕时,心中也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亦想到了前世的一幕幕,想到曾经教导主任半夜的时候去网吧里面蹲点,想看看哪位学生偷偷的翻墙出来通宵。
此情此景,倒也相似。
只不过这网吧换成了雄伟千丈的珍宝宗山中船坞,逃课的学生换成了一位位翻江倒海的大神官。
教导主任,自然就是云鹤等人。
这位大神官,就是第一位被抓的学生。
自己则是更恐怖的校长亲自监督。
相信会给新来的诸位道友一个惊喜。
至于网吧老板,那就是如今正在布置神舟的珍宝宗主。
电脑,就是神舟。
网费,就是阴火。
不带阴火,就不能通宵的上机操作,除非是蹭哪位道友的阴火。
宁郃想到这里,倒也觉得十分符合。
而也在宁郃等人开始抓人的时候。
时隔一日。
在数千万里外的西州边境,一处靠近森林的大山之下。
小和尚独自一人从山中出来,且行走间神态饱满,气质祥和慈悲。
好似一举一动间都有引人向善的玄妙禅理。
可这种类似于道韵的奇异禅理,又在下一刻时尽数消散。
小和尚感知到这道韵消散时,也没有感觉到一丝可惜,反而是闭目盘膝,试着回忆。
因为他知道刚才的奇异是可遇不可求。
也知这是他三日前突破金丹时,才有的‘三日佛光加身。’
这佛光,也只有三日。
不过,这倒不是他早有所知,而是此时此刻的佛光结束后,他才得知了这确切的时间。
包括‘三日佛光’,也是他自己临时起的名字。
毕竟佛道入金丹者,只有他一人。
他思索到这里,又当感知到自己目前无法悟得佛光的韵律后,也随即收起了心念。
再次起身,他倒是又恢复了几年前的平凡样子。
再如常人般整理了一下僧袍。
他又把目光望向了极西的方向,倒是有些怀念郑皇子、郑道兄,也即是他如今佛门的‘接引佛。’
如今接引佛,是在半年前离开了五洲,回往了西荒,准备接他师父来至。
因为他们准备传佛法了。
也是因为小和尚在半年前有感金丹,所以才让郑皇子回去接人。
同样,在这几年来,小和尚依旧还没有创建佛门。
但虽没创宗,可他却经历了非常多的事。
并且如今的小和尚在终成金丹时,此刻再回想起来以往,仍然是感慨万千。
感慨从最初来到五洲,有缘遇法修前辈,又加入‘新散修山谷’,他与郑皇子是平平安安的修炼了两年,中间没有任何事。
但半年之后,一位容法之主与他的弟子路遇山谷,却是打乱了平静。
皆因这位容法之主要在附近临时立一个洞府,在那里教术。
并且这位容法之主还邀请山谷内的百余位散修,一同去他的洞府中听道。
这听起来是很随意,毫无天界新修之中‘法不传外人之耳’的规矩。
可实则,正好那日之中,这位容法之主要教自己新收的弟子。
只是还没教之前,正在寻安静地方的时候,正好碰到了这群散修。
于是,这位容法之主觉得这传一人是传,传百人也是传,那就一同邀请了。
反正都是天界晚辈,那有缘就一起传了。
也是这般,除了山谷内的百余修士以外,小和尚与郑皇子也是沾了这个缘法,亦享受了‘界主弟子’的待遇。
这待遇总归说来,就是这位界主借天地之法的布阵之中,使得那处洞府的灵气是远高于寻常之地一倍。
或者换句话来说,只要灵根高一些的修士,能完全适应高浓度灵气的修士,只要在此地修炼,那基本上算是比以往快了一倍的修行速度。
这就是如今诸位容法之主的弟子为何境界大幅度跃进,全是因为他们各方面的‘内与外’条件都比寻常的修士好上倍余。
这种倍余之中,差距也只会越来越大。
只是这些是羡慕不来的。
可好在小和尚倒是有幸体会了一年,直到那位界主与弟子离开,干坤聚灵法阵也归散天地。
同样在那一年里,小和尚也有幸和那位界主弟子交谈,稍微打听了一下‘恩人教书先生’的事情,想问问这位先生是不是天界的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