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姗看着刘步阳的相机说:“你这也太落后了把,什么古董啊!”
刘步阳笑道:“不识货吧。高级着呢。”随后两人到小区外的一家照相馆买胶卷。
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矮个男人,一双眯眯小眼一下就落在了刘步阳的相机上,等刘步阳开始选胶卷的时候就说:“你这机器用这些胶卷可惜了。”
刘步阳笑说:“我也不大会用,不讲究了。”
店主又问:“今天照雪景?”
刘步阳点头。
“能看看吗?”店主眼巴巴伸手。
刘步阳大方的把相机和镜头递了过去。
店主象看宝贝一样捧在手中端详了一会,赞叹道:“M7和1.4新款是绝配!”
廖姗有些吃惊,刘步阳的那个相机看起来明明就像老古董一样的,颜色和款式都很旧的感觉。
店主又问:“用了些时间了吧?”
刘步阳点头。这个相机是三年前在德国和奥琳达一起去买的,镜头是奥琳达送给他的,后来陪他走了很多地方。
店主又问:“你就住别墅村的吧?”
刘步阳点头说是。
店主笑道:“是说见过,开宝马的。”
刘步阳笑笑。
店主立刻说:“你等等。”转身进里屋,过一会就拿了两盒胶卷出来,说:“我也是发烧友,好马配好鞍,这两盒拿着用,不要钱。就一个条件,照完了拿到我这里来,我给你洗。”
刘步阳笑道:“我技术不怎么样,怕你会失望。”
店主笑道:“别谦虚别谦虚。也放冰箱大半年了,现在正好用,你看时间!”
刘步阳道:“那谢谢了。”
店主叮嘱道:“一定要来啊。”
刘步阳笑道:“跑不了。”
上车后,廖姗拿着刘步阳的相机看,问:“这照相机很贵吗?”
刘步阳说:“不便宜,人民币两万多。”
“你买的?”
“嗯。在德国买的。”
廖姗道:“他们做这些东西是厉害。听说照相机最贵的是镜头。”
刘步阳说:“专业摄影镜头是很贵。”
“这个呢?”
“这个半专业,一万多吧。”
廖姗笑道:“这么贵的东西,肯定照得好看。”
刘步阳笑道:“真实的你才是最好看的。”
廖姗道:“我想回去洗个脸,裤子也要换。”
刘步阳笑道:“不用了,现在就很好。”
廖姗摸着相机,笑说:“我看见这样贵的东西就有拆开来看的冲动。”
刘步阳笑道:“等我发财了再满足你这个欲望。”
廖姗笑道:“你也做镜头买吧,赚钱。”
刘步阳说:“原来我们国家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却做不出收集信息的仪器镜头,就只好到处搜罗从国外买回来的相机,把镜头拆下来用。”
廖姗笑道:“不会镜头比原子弹还难做吧?”
刘步阳道:“某种意义上是的。”
开车两个多小时到了郊外,又下车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拍了第一组照片。刘步阳说:“这里颜色太单一了,我还是回去照吧。”
两人回到市区,到小吃街,东大街,古玩街一阵狂拍。两卷胶片也很快没有了。廖姗又说想和刘步阳一起拍,刘步阳就说回去找专业人士。
两人回到照相馆,店主吃惊的问:“拍完了?”
刘步阳笑说:“我们想拍合照,您有时间吗?”
店主连忙说:“有有有,反正现在也没生意,我关门。”说着还回屋又拿了两盒胶卷,问:“去哪拍?”
刘步阳说:“就小区里吧。”
三人回小区,刘步阳把相机给了店主。店主拍胸脯说:“我用过,保证没问题。”
这下廖姗比先前的积极性高了不少,让刘步阳背着拍,抱着拍,打着雪仗拍,越拍越乐。
店主到底是有点专业,快门按个不停。对爱好摄影的人来说,底片根本不值得珍惜,能捕捉到最美的一刻才是难能可贵的。
拍完后,店主把四盒底片收好,说:“我加班,初八下午来取,保质保量。到时候你们看看,有满意的再扩印。”
刘步阳和廖姗都说谢谢。
结果初八上午廖姗就到刘步阳家里来了,迫不及待的想看照片。吃过午饭后,两人就来到照相馆。
店主招呼道:“正等你们呢,快进来。”说着拿出已经装册的照片给他们看。
七八十张照片,全是六英寸的,装了厚后一大本。
“好漂亮啊。”廖姗看第一眼就惊叹。
刘步阳笑道:“你可以在心里说。”廖姗害羞一笑。
店主说:“是漂亮,技术不错,算内行!”
廖姗一张一张仔细的看,赞叹道:“好好的效果啊,颜色好真!”
店主道:“一分钱一分货,我都用的最好的。要是一般的底片,那也是浪费。”
刘步阳看了几张后对店主道:“还是你技术好。”
店主谦虚道:“不存在,我们照的方法不一样。我照三张才用一张,你这张张都不错。没印的底片在后面,你们看看,要是喜欢我再印。”
廖姗喜欢道:“我都想要……颜色的感觉真的好不一样,就像摄影比赛的。”
店主连忙道:“要是放大,那效果更好。”
廖姗看刘步阳一眼,说:“我要放大。”
刘步阳笑道:“那你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