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事变前夜(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766 字 2个月前

消灭了卢兴邦这股最大的土匪,整个闽东南为之一靖,参与叛乱的其他势力见机不妙,纷纷缴械投降,正在观望的也偃旗息鼓,不敢再做他想。而一些作恶多端的土匪自知罪责难逃,投降也可能也不免一死,只好潜逃至和红军接壤的偏远地区苟延残喘,腿脚稍慢的被独立旅以雷霆万钧之势包围歼灭。十九路军各部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彻底肃清了防区内的叛乱,同时把一些长期割据的地方势力连根拔起,真正做到政令统一。其中担负主要任务的独立旅共进行大小战斗一百多次,毙伤叛军两千余人,俘虏五千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粮食和财物,而自身只阵亡三十余人,负伤两百多人。尽管历次战斗独立旅在火力和兵力上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没有一次失败的结果还是让孙百里非常高兴:自己一手训练的军队终于有了一定的战斗力,尤其是拼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面对土匪的大刀长矛时总是占尽上风,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达到和日军比肩的地步。孙百里在内心深处有些感谢这些土匪,如果不是他们发动叛乱,自己就没有机会检验部队的战斗力,对于一支新成立的军队,第一次战斗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官兵的自信心的建立,通过相对弱小的对手来确立自信,逐步成长起来,最后才能毫不惧怕地面对任何强敌!

十九路军总部对独立旅在平叛行动中的表现给与了充分的肯定,通令全军嘉奖的同时,还拨出专门的款项犒赏官兵,蔡廷锴私下里也对孙百里大为褒扬,全旅上下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下度过了一九三二年的最后几天,迎来新的一年。

然而,新年刚过,孙百里就遇到一个极为头痛的问题:那些拘押在漳州的俘虏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总数超过五千的俘虏,经过甄别后留下四千多罪不致死的小喽啰,经过教育改造后,一些愿意回乡务农同时又有家可回的相继离开,还剩下两千余人无法安置。如果对这些人放任自流,必然又是威胁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继续关押起来的话,不但要长期占用两个连的兵力,养活两千名壮汉也是不小的负担。锺武曾经建议把这些人直接编成一个团,作为独立旅的补充兵力,但是孙百里深知不能再扩编部队了!自己加入十九路军不到半年就被破格提拔,连升几级当了旅长,已经有人对此颇有微词,如果再扩编两千人,独立旅的规模就会完全和其他几个师相差无几。十九路军毕竟不是蔡廷锴的私人军队,他也要平衡部下之间的关系!冥思苦想了几天之后,孙百里依然无计可施,只好去找杜周南求助。

杜周南听他说完之后,语气轻松地说:“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居然把你这个堂堂行署专员难成这样!”

孙百里喜出望外地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杜周南不紧不慢地说:“可以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依旧按照军队的编制搞成一个团,然后购买一些工程设备,专门修桥铺路,建设厂房,当然也可以配合工兵部队参与构筑工事,不过同样要收费,对外就叫工程公司。这样他们既能自食其力,又不会威胁治安。没事的时候就和军队一起进行军事训练,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上战场肯定比你的新兵适应起来要快得多。”

孙百里想了想说:“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经费怎么办?哪来钱买设备?”

杜周南说:“你们平叛中缴获的财物都交到财政厅,可是军部并没有说如何处理,我们干脆就用这笔钱买设备好了!我正准备买几十辆汽车给盐场用呢,没想到你就把钱送来了,真要多谢你!”

孙百里点头同意,说:“就这样办了!那些缴获的枪支,军部也同样没有提及,不妨挑一部份好的给这些工程兵,其余的再上缴军部。”

第二天,工程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孙百里安排一个名叫张伯长的连长担任总经理,这个人由于在平叛战斗中致残,无法继续留在军队的。然后从各地的保安团当中挑选一批精干人员作为中层干部,把公司牢牢控制住。由于保安团和俘虏都是福建本地人,很快就打成一片,本来以为必死无疑的土匪,发现不但幸免于难,还有了份工作,也非常高兴,开始慢慢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随着军政学校的学员一期接一期地毕业,整个闽东南的基层干部都换成支持新政策的人,十九路军在这裏慢慢扎下了跟。孙百里一边监督军队的训练,整训军官,一边安排工程公司整修连接各县之间的道路,改善地方的交通状况,使内陆地区的农产品和其他各种物资能够顺利地运送到沿海港口,而漳州等城市的工业品和盐巴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内陆,整个闽东南在孙百里和杜周南的锐意经营下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发展当中得到实惠的当地人对十九路军的态度从排斥、不信任到支持,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使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然而,一九三二年四月,随着对红军第四次围剿的失败,中央军各部纷纷撤出红军控制区,准备下一次的围剿,腾出手来的红军迅速移师东下,准备全力解决十九路军。闽西前线所受到的压力一下增大了许多,于是几个师长纷纷要求独立旅增援前线,但是最后却无一例外地都被军部严辞拒绝,因为此时十九路军的内部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月中旬的一天,蔡廷锴突然带着几名参谋不期而至,虽然表面上说是来视察漳州的防务,同时检验独立旅的训练成果,孙百里从他那紧锁的眉头看出,事情绝非如此,果然,当晚孙百里被专门请到蔡廷锴在漳州的临时官邸。孙百里一进门就发觉气氛有点非同寻常,偌大的会客室只有蔡廷锴独自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灯光把他消瘦的身影投在光洁的地板上,显得有些孤独,而陪同前来的参谋都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