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周南急匆匆地跑进孙百里在省政府的办公室,长袍的下摆被紧紧抓在手里,看到孙百里之后,他长长地松了口气,说道:“终于抓到你了!你还记得自己是福建绥靖公署的主任吗?在你心裏是不是总以为自己单单是十九路军的军长?”
孙百里抱歉地笑着说:“这些天忙着部队更换装备的事,没顾得上这边,真是不好意思!再说,你杜先生这么能干,有什么事应付不了的?”
杜周南一摆手,不客气地说:“得了,别给我灌迷汤了!自己有多少斤两我非常清楚!现在找你来是要你救命的!”
孙百里看杜周南表情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慌忙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杜周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声说道:“我们要破产了!”
孙百里更是一头雾水,问道:“我们怎么会破产?我们又不是做生意的!”
杜周南揶揄道:“你孙大老板做这么大的生意,居然还说自己不是生意人!你一家伙开了钢铁厂、制药厂、兵工厂、钨砂矿这么多企业,中国虽然这么大,怕也没有几个人有你的生意做得大!对了,还有一家规模更大的工程公司,也是你的吧?”
孙百里总算明白问题出在哪里,追问道:“这些企业有问题了?”
杜周南回答道:“不但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你一下子开设这么多的工厂、矿场,新雇傭的工人总数达到两万多人,按每人月工资二十元算,每个月要增加四十万元的支出!再加上支付给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开设工厂的建筑材料费,运输费用等等,还要再支出十几万元!以福建目前的财政状况,月收入不过六七十万元,只是刚刚维持军队和政府的日常运作。虽然新工厂开设不少,但是大部分都还在免税期内,收不到多少税,这凭空多出来的五十万花销,从哪里出呀?”看到孙百里目瞪口呆的样子,杜周南自责道:“当然,这件事我也有责任——当初拟定条款的时候没有考虑清楚!现在摊子铺得这么大,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应付得来的!”
孙百里问道:“可不可以向外国银行借款,先应付几个月再说?”
杜周南苦笑着回答道:“银行的规矩是一样的:你要借多少钱,先得有等价值的抵押物。我们能够抵押出去的只有关税和盐税了,至于那点可怜的田赋,估计洋鬼子也看不上眼。再说,你和德国人争了半天才把关税夺回来,又重新抵押出去,不是笑话吗!”
孙百里问:“那你有什么办法呢?”
杜周南回答道:“办法倒是有,但是你肯定不会同意?”
孙百里说:“你是不是要我向南京政府寻求帮助?”说着坚定地摇摇头:“我绝对不会向他们低头的!再说,南京的条件只会比外国人更苛刻!一旦向他们借款,我们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