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国难当头(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170 字 4个月前

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爆发的消息和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动员令同时传到福建,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立即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号召民众起来抵抗日寇的侵略,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走上街头,进行集会、演讲,向市民派发传单,说明抗日救国的道理。民众抗日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各界纷纷致电前线将士,用热情洋溢地的语言来鼓舞广大官兵的斗志,同时捐款捐物,购买武器装备,支援作战。而一些热血沸腾的青年则直接到十九路军在省内的各处兵营报名,要求立即加入军队,到前线抗击日寇。

民间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使孙百里感动非常高兴,他认识到在民众之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只要妥善引导,就能对抗日大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也同样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在省政府的授意下,各主要的官方报纸在不断深入宣传抗日道理、报道前线战事的同时,呼吁民众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前方将士。

与此同时,十九路军军部命令各部队进入临战状态,命令离队官兵抓紧时间归队,封闭军营,禁止人员外出,军需部门立即配发弹药,同时各兵工厂开足马力,提高产量,贮备武器弹药,做好战争准备。七月中旬,十九路军各部队集结完毕,武器弹药也补充完毕,随时可以出省作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仓促,兵工厂的产量满足不了需求,只有锺武的独立师和六十师两个师换上了半自动步枪。孙百里知道军情紧急,果断命令四十九师、五十六师和新二师负责防御福建,继续换装,而其余部队暂停换装,立即向福州、泉州和漳州、厦门等港口城市集中,准备等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一下,即刻从海路北上增援。而杨英杰的情报部门则先下手为强,对潜伏在福建境内的日本间谍和汉奸进行清除行动,消除隐患。谢长风的保安部队作为十九路军的补充部队,开始从报名的青年当中挑选士兵,补足员额,同时各地组建的民兵组织也开始进行日常的训练活动。与此同时,工程公司开始在沿海地带构筑岸防工事和永备要塞,防备将来可能发生的登陆作战。

7月22日,独立师、七十八师、六十师、六十一师和重炮旅全部到达指定位置,而这时候,日本军队开始了对北平的攻势作战。由于没有接到开拔的命令,孙百里命令部队在集结地休整,然后召集各部队的指挥官到军部商议军情。

孙百里指着地图上代表日军的巨大黑色箭头说道:“根据国防部的情报,日军已经于日前突破二十九路军第38师阵地,占领廊坊,目前已经推进到北平城下,形势危急!从战况来看,日军在前线集结了大约两三个师团的兵力,又有空军助阵,而二十九军准备不足,再加上装备、训练和兵力都处于劣势,很难守住北平。”孙百里指着地图下方的两个红色箭头说道:“汤恩伯集团军和衞立煌集团军虽然在日夜兼程,但是路途遥远,恐怕很难及时赶到,北平城要不了几天就要沦于敌手,国军如果想阻止日军继续南犯,必须调兵北上。但是,国军的主力大都远在江南,即使赶过去也变成逐次增兵的添油战术,长途行军,官兵的体力和士气都很难保证,而华北日军背靠关东军和朝鲜驻屯军,再加上部队的机械化程度高,调动起来非常方便,进关的道理又全部控制在他们手里,随时可以集中优势兵力,长驱直入。华北的战事绝对不容乐观,诸位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

锺武问道:“军长,军事委员会命令我们增援哪里?”

孙百里回答道:“只是命令我们做好准备,具体的地点和开拔的日期还没有下达。”

锺武说道:“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十九路军单独行动,另辟战场!”

孙百里问道:“在哪里另辟战场?你要知道,两面作战可是兵家之大忌!”

锺武说道:“我们如果跨海攻击台湾,说不定能够把华北的日军吸引过来,既支援了华北,有打击了敌人的后方,一举两得,不是很好吗?”

孙百里摇头说道:“你的想法确实出乎日本人的意料,但是我们面前却有几个克服不了的困难:首先,掌握的情报太少,日本在台湾有多少驻军、兵力如何配备,根本就一无所知。其次,福建还没有一艘5000吨以上的军舰,如何运送、掩护部队登陆。再次,部队根本就没有受过登陆作战的训练。最后,如果我们失败了,肯定会把日军吸引到福建来,我们还是要两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