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军归来(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204 字 4个月前

1938年2月10日,十九路军的几个主力师和谢长风率领的补充师保护着从南京撤退出来的工人、市民数万人回到福州,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川军暂编第一师和暂编第27师。这两个师在广德被日军击溃后为十九路军所救,再加上对大本营在补充武器装备上面的区别对待不满,就主动要求划归十九路军战斗序列。蒋介石虽然对此非常不满,但是考虑到四川已经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得罪全川民众,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另外,蒋介石还有一层考虑:十九路军参战以来屡次重创日军,其战绩全国民众有目共睹,自己迫于形势只好将其升级为四个军,十二个师的集团军。但是,十九路军毕竟曾经反对过自己,如果任由其坐大,始终是个威胁,在裏面加上两个川军师的话,可以使其内部出现不同的声音,便于以后分化瓦解。

得到部队即将抵达的消息后,孙百里不顾医生和杨梅的劝阻,和杜周南杨英杰一起在省政府各级官员和各界人士的陪同下来到城北十里的一座小山上,等待部队的到来。

福州的市民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也迅速行动起来,走出家门去欢迎子弟兵的归来。八点钟刚过,各色的人潮就在福州城内的大街小巷里涌动着,大地在无数双脚的踩踏下发出巨大的声响,知识份子、学生、工人、商人乃至普通市民,年迈的老人,富态的中年人,健壮的年轻人和快乐的儿童,人们手持各色的旗帜和鲜花,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然后从福州的西门出去,浩浩荡荡地向前走去。队伍越拉越长,根本看不到尾部,而且它的尾部在不断地变长,沿路不停地接收新的加入者。

当时针指向十一点十五分的时候,远处开始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紧接着,四名头顶钢盔的士兵从山坡地后面转了出来,在他们的身后,越来越多的钢盔源源不断地走了出来。队伍排成四列纵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人群走来,两眼直视前方,虽然大部分士兵的军服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颜色,但是却都浆洗的一尘不染。数月前驰援上海时,很多年轻的士兵还未经战阵,归来时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曾经稚气未脱的脸上浮现出的是刚毅和果断。

当队伍行进到距离人群还有几百米远的时候,鞭炮声、锣鼓声、口号声、欢呼声,立即响成了一片。人群像一阵暴风骤雨一样,拼命地向前拥挤着热情地和战士们握手问好,把鲜花和食品送到他们的手中。

孙百里望着民众狂热的欢迎举动,略有不满地说道:“杜先生,军队并不是打了多大的胜仗,怎么能够承受得起这样的欢迎呢?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一点都不为过!”杜周南武断地说道:“百里,你总是习惯于从军人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却是行不通的!你的潜台词我也知道,无非是部队伤亡惨重,最后败退回来,所以是打了败仗,应该偃旗息鼓,不声不响地回军营算了。可是你想过没有,这样会给福建的民心士气造成怎样的打击?为什么锺武他们没有把伤兵和阵亡将士的骨灰先送过来,而是让军容整洁的部队走在最前面?”

杨英杰怕孙百里下不来台,急忙插话进来:“其实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关心的是军队能不能保护自己,至于作战所受到的损失本身就是在所难免,没有必要让他们全部知道。淞沪会战和南京保衞战接连打了好几个月,国军的参战部队都伤亡惨重,可是有哪支部队取得过十九路军这样的战绩?成师团地歼灭日军,无论怎样宣传都不为过的!”

孙百里长长地出了口气,自我检讨道:“你们两位说的很对,我的想法是不对的!只要原因就是十九路军最大的两次失利都是我造成的,所以潜意识里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事实!”

杨英杰面露喜色地说道:“百里兄,你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就好了,这样才能够从阴影中走出来,继续率领我们的十九路军去抗击日寇。”

这时候,几辆军车从山坡后面开了出来,孙百里立即说道:“应该是锺武他们,咱们快下去迎接!”然后疾步走了下去,浑不似有伤在身的人。

杨英杰连忙追上去扶住孙百里的一条胳膊,一起朝山下走去,杜周南带着政府官员和各界名流在后面紧紧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