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另起炉灶(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650 字 4个月前

孙百里毅然决然地说道:“既然国民政府的这些大佬们令人失望,我们十九路军就担起这份责任吧!”罗思柴尔德露出欣慰的笑容,连老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他说道:“孙将军,你的决定是非常英明的,福建工商业人士肯定会全力以赴地支持你的!”

孙百里对形势的看法没有他这么乐观,他对杜周南说道:“杜先生,我们虽然决定另起炉灶,但是最好不要先挑起事端,不然的话容易在下面引起混乱,‘福建事变’之所以失败的那么快,就是这个缘故!”作为事件的亲历者,孙百里有着切肤之痛。

杜周南说道:“百里,你多虑了,现在的情况怎么能和‘福建事变’相提并论呢!”接着他仔细分析起来:“福建和赣南农村的土地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使我们在农村获得了最为广泛的支持;而伴随着城市工商业的急剧发展,工人阶级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完善的劳工法律和良好的工资待遇使福建工人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大截,他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我们——国统区其他地方的工人还在为工资待遇和劳动时间过长而罢工;地主、资本家和自由工商业者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他们肯定会全力以赴支持我们的!”

杜周南知道孙百里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愿意影响到在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全面抗战,就针对他的担心说道:“我们商量的事情在近期将只限于你我和罗思柴尔德先生知道,绝对不会外传!我们计划先印制伪钞,等投放一批到沦陷区之后再进行货币改革,留下充裕的缓冲时间。但是国民政府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会有反应的,而且很可能非常强烈,所以必须作好万全的准备!我已经吩咐各海关关长和缉私官员,要他们多方收集那些达官贵人走私战略物资和进口奢侈品的证据,如果老蒋要对福建采取措施的话,咱们就用这些东西来要挟他,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孙百里说道:“对于国民政府的威胁我倒不是很担心,咱们的实力摆在这裏,老蒋就是想动武也要先掂量掂量,我最担心的倒是咱们的军队,现在的成分和以前不一样了!”

作为集团军总司令,孙百里对这个问题当然非常清楚,他掰着指头算起来:“国土防衞军和游击司令部以及犹太军团肯定会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原来的七个主力师更是不用说了;三个川军师对中央军和老蒋恨之入骨,跟我们走的可能性比较大;几个新编师都是自己人在控制,肯定不会有问题;两个暂编师刚刚加入集团军编制,以前又是隶属于中央军,对福建的认同感远没有对国民政府强烈,是个不稳定的因素,需要多做工作。”

杜周南却不同意他的看法:“百里,你的看法过于乐观,我认为不但两个暂编师可能会有问题,就是三个川军师也未必能够旗帜鲜明地支持我们!”

孙百里虽然感到有些惊讶,但是了解杜周南的为人,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就静静地等待进一步的解释。

杜周南继续说道:“川军对中央军不满不假,但是应该没有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另外,他们是在全民族抗战的精神感召下开赴战场的,要保衞的是远在四川的家乡,而不是福建!在他们的眼中,福建仅仅是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存在的,和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不亚于分裂国家,即使按照习惯性的思维,部队也会选择服从中央。‘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迅速败亡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没有考虑到军队的反应却是最重要的因素,广西能够独善其身,同样是这个原因——桂系的部队都是子弟兵,心中只知道李宗仁、白崇禧,不知道中央!”

孙百里从杜周南话里揣摩出他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直截了当地说道:“你该不会是想要我用李宗仁和白崇禧训练军队的办法来改造十九路军吧?”

杜周南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军队的情况你最熟悉,官兵们也非常崇拜你,具体的细节当然要你自己来处理。”

孙百里想了想,说道:“川军和暂编师都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咱们不能对他们太过分了!我想在进行整补的时候优先把军校的士官生和福建本地招募的新兵补充进去,既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又能冲淡它的地方色彩,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保证在未来与国民政府的冲突中不会把枪口对着我们。”不过,孙百里还是感到对不起这些肝胆相照的袍泽,希望能够对他们做些补偿:“暂编师和川军内部的军官任免我就不再干预了,几个师长的职务也维持不变,要不然,我的良心会不安的!”

杜周南非常清楚孙百里的性格和为人,知道他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急忙安慰道:“我们的举措只是防患于未然,并不是要针对他们,你就不用这么内疚了!”

孙百里摆了摆手,示意杜周南不用安慰自己,然后说道:“杜先生,既然咱们决定和国民政府分庭抗礼,那么你认为咱们能够在没有大后方支援的情况下单独面对日本的压力吗?福建到处是山脉,易守难攻,军事上倒是不用担心,但是经济上能否应付过来我就没底了!”

杜周南胸有成竹地说道:“早在抗战爆发之前,省内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不但能够生产普通的消费品,而且能够为军队提供大部分军需物资,只有粮食、汽油、汽车、飞机、坦克这些东西需要进口。福建的港口虽然忙碌异常,但是进口的物资大部分都是输送到内地的,并不是我们购买的,非但如此,本地的产品还远销内地和海外,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接着他举出一些具体的数据:“上个月,福建各海关的税收加起来达到了五百万元,使全省的财政收入达到一千八百万之多,首次出现了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