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轰炸机以低空飞行的方式从山顶掠过,由于这里海拔较高,又接近阿里山余脉,山高林密,终日烟雾弥漫,能见度很小,日军飞行员没有发现目标,于是继续向前搜索前进,等他们看到地面的部队的信号之后再返回这裏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简易的防御工事:火焰喷射器把山坡正面的枯草全部清空;被修理的光秃秃的树干堆放在岩石中间就成了简单的堑壕,树枝被丢弃在距离阵地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作为迟滞日军冲锋速度的障碍;多余的树木被截成两米长的一截,堆放在地势险要的地方;
轻重机枪的位置都经过精心的挑选,既能保证良好的射界,又有坚固的防御。
轰炸机和日军的地面部队几乎同时到达牛背岭,随即开始了凶猛的攻击,重磅炸弹从轰炸机腹部像下蛋一样接二连三地掉了下来,在浓密的丛林裏面燃起熊熊火光,很快又被浓烟和雾气所包围。日军炮兵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攻击,小口径炮弹冰雹般地砸了过来,弹片如同马蜂一样嗡嗡叫着在密林间飞行,快意地切入人体之中,带起声声惨叫。
中国军队没有发动反击,而是默默地承受着敌人的轰炸和炮击,所剩无几的步兵炮和迫击炮被三个炮兵连一起向最高峰搬去,准备给日军一个惊喜。
轰炸机很快就扔光了炸弹,炮击也停了下来,沉寂了好久的轻重机枪又吼叫起来,一排排子弹在焦黑的山坡上面打出无数大大小小的弹坑,断裂的树枝和树叶纷纷扬扬地掉了下来,给地面铺上了金黄的颜色。紧接着,日军步兵再次出动,弯着腰,端着枪,沿着山坡慢慢爬了上来,在距离阵地不到两百米的时候,队伍裏面的掷弹兵单膝跪倒,把一枚枚微型流弹放了进去,为攻击部队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
直到日军推进到距离阵地不足百米的时候,朱志鸿才命令部队还击,轻重机枪和各种自动武器同时开火,紧贴着地面形成道道火网,阻止敌人继续靠近,与此同时,移动到山顶的炮兵居高临下发动攻击,把已经为数不多的炮弹全部倾泻在山脚的日军炮兵阵地上,使其炮火支援马上停滞下来。
日军步兵迅速卧倒,藉着高低起伏的山坡掩护,逐渐向守军阵地前进,同时,不时用步枪偷袭工事后面的中国士兵。
手榴弹再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数十颗手榴弹凌空爆炸,把数千枚弹片向日军士兵撒了过去,迫使敌人从光秃秃的半山坡上向后撤退,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被打退了。
没过多长时间,五架轰炸机就出现在牛背岭前面,巨大的硫磺燃烧弹迅速在山坡上面燃起数米高的火焰,不幸被包围起来的战士们发出痛苦的残叫声,与此同时,被雾水搞得湿漉漉的树干也燃烧起来,浓烟和火光的控制区域越来越大,日军步兵乘机冲了上来。
守军这次没有让敌人久等,数十根正在燃烧的木头沿着山坡滚了下去,冲锋的队形冲散,紧接着,数百名战士默不做声地冲向日军,然后从滚木搞出的缺口处锲进去,向左右突击。
面对自动武器的致命威胁,日军没有退缩,而是毫不犹豫地迎了上来,一个倒下去,另外一个补上去,硬是依靠兵力的优势冲到中国士兵面前,用刺刀在山坡上面搏杀起来。
日军的优势是技术娴熟,而中国军队的优势是防护周到,并且枪膛裏面还剩有子弹,每当敌人出现破绽之后,立即用步枪低近射击,把日军击毙。由于防弹衣把胸腹等要害全部保护住了,日军只能攻击中国士兵的四肢,无法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对方的子弹却可以非常轻松地穿透自己的身体,此消彼长,日军终于在顽抗了二十分钟之后支持不住,慢慢向山坡下面退却。
朱志鸿看到敌人已经退却,如何能够放过这个机会,正准备命令部队全线反击,好一举击溃日军,然而,却接到部署在山后的部队报告:数千名日军突然出现在背面的山脚下面,其先头部队正在全速向山顶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