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里说道:“其实以我军主力师的战斗力,即使在面对面的战斗中,都不会弱于日军,只是伤亡会很大,所以我不主张采用这种硬碰硬的打法,更何况战区的其他部队,乃至国军的大部分部队都还达不到这个水准。故而,必须采取巧妙一点的办法来应付敌人,在消灭日军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自身的伤亡!”他看到指挥官们都露出思索的神情,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认为在不久前的长沙会战当中,第九战区的战法就很值得借鉴,不知道你们认为怎么样?”
孙百里抛砖引玉之后,指挥官们立即回忆起长沙会战中第九战区的兵力部署和战略战术要领,从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锺武首先站了起来,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说了出来:“第九战区采取的指导思想是占领两翼,后退决战,通过节节抵抗来疲惫日军,等对方从开始时的强悍、锐利,变得软弱不堪的时候,才集中优势兵力全线反击,从而使日军无法发挥自己的优点,最后被国军打回武汉,尽复失地。”
孙百里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非常好,完全把握住了薛岳将军发明的后退决战的要素!”
廖启荣补充道:“用坚韧的阻击来克制日军的速度,用伏兵对付日军的锐利,用保密来对抗保密,第九战区对日军研究的非常透彻啊!”
余汉谋接着说道:“战区民众的支持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我听说为了降低日军的推进速度、破坏其运输补给线路,战区所在的地方政府发动群众,把公路路基都挖平了,迫使日军步行前进,不但无法保证速度,而且很快被拖垮了。”
谢鼎新笑着说道:“咱们委员长不是说过‘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吗?全民皆兵加上焦土抗战,日寇焉有不败之理?”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显然对第九战区的战术非常认同。
孙百里暗暗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薛长官的作法我认为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日军所到之处,少不了烧杀抢掠一通,给战区的民众已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国军为了阻敌前进,组织民众把公路全部挖平,桥梁彻底炸毁,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日军退却之后,还是要民众自己来修复,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如果反覆进行的话,谁能够承受的住?”
锺武不解地问道:“难道战后政府不会拨款给地方政府修复这些设施吗?我军每次行动可是都有善后的!”
廖启荣苦笑着说道:“国民政府就是想补偿也要有钱呀,更何况他们根本就没有这样想过!我们都是从旧军队里过来的,以前参加内战的时候有谁的部队做过修桥补路的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百里沉声说道:“虽然我们和日本之间的战争是殊死之战,但是也要顾及民众的感受,如果单纯依靠穷兵黩武来战胜日寇,即使赢得了战争,也会失去民众的信心,国家难免要陷于内乱,所以我们这些带兵大仗的人在处理关系到民众利益事情的时候,要格外慎重,能少炸一座桥,少毁一段路就尽量避免,要时刻牢记,咱们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仗!”
廖启荣深有体会地说道:“从谢长风传过来的情报看,日军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失去了台湾民众的信任,使我军得以站稳脚跟的!”
指挥官们信服地点了点头,脑海里对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孙百里长长地叹了口气,自责道:“这段时间,福建和国民政府一起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经济战,其残酷程度比起战场上真刀实枪的战斗也丝毫不逊色,由于我们一直躲在暗处,所以成了唯一的赢家,但是带来的后果却是敌战区物价飞涨,粮食和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使民众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锺武迷惑不解地问道:“这样不是很好吗?如果让日本人把占领区搞得国泰民安,咱们哪里还有机会击败他们?”
孙百里解释道:“日本人的目的是把中国变成其争霸世界的后勤基地,所以绝对不会真心发展经济的,最多只会采用掠夺式的开发而已,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日本人为了缓解占领区的压力,干脆把大批难民直接送到边境地区,让他们往我们控制的地区来,给粮食供应带来巨大的压力,最后,我只好命令降低经济战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