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汉谋不解地问道:“可是这么小的舰艇有什么用呢?小口径的舰炮炮弹连战列舰的装甲都无法击穿,怎么与日本海军对抗呢?”
孙百里苦笑着解释道:“以日本海军目前的实力,我们就是发展十年也赶不上,所以干脆就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另辟蹊径!”
余汉谋好奇地问道:“什么蹊径?”
孙百里详细解释道:“日本海军的目标是击败英美海军,谋求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当然要维持庞大的规模。我们的目的只是要打通和台湾的联系,保障出海口的安全,没有必要和日本比。我的想法是多建造轻型护衞舰和鱼雷快艇,用庞大的数量来弥补火力不足的特点,战列舰再厉害,也不可能应付的了鱼雷的攻击,只要能够把日军赶出台湾海峡,我们就算是胜利了。”
余汉谋点了点头,说道:“用航速高的护衞舰来掩护鱼雷艇攻击,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惜我不是海军,不知道是否行得通。”
孙百里哈哈大笑着说道:“我也不是海军,只是照搬陆军的战术而已,可行性分析还是要正规的海军军官来分析!”然后对林元庆说道:“我刚才的说法只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进过论证的,你要等到军部正式下订单之后才可以实行。”
林元庆也笑着说道:“这个我明白。”
余汉谋忽然看见在船厂的边缘停泊着几艘硕大无比的战舰,急忙问道:“那些是什么?”
林元庆回答道:“是我们从英国和美国购买回来的退役军舰,正在准备拆卸。”
孙百里见余汉谋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于是带着他向前走去,边走边解释道:“通过拆卸旧军舰能够了解船体的构造和武器装备的布局,还能够获得大量的钢材,仅此一项就把福建的钢铁年产量提高到五十万吨左右,保障了钢铁的供应。”
这时候他们走到第一艘战舰面前,只见百余名工人正在不停地从船上往下搬运钢材,林元庆笑着说道:“这艘战列舰的排水量足有一万五千吨,从美国开回来的时候把日本海军吓了一跳,不顾美国船长的反对强行登船检查,直到确认没有武器才放行。”
余汉谋望着战舰还不是很旧的船体,惋惜地说道:“战舰并不是很旧,拆除了的话太可惜了!”
孙百里急忙说道:“像这种舰艇我们都会保存下来,改建成防空炮台,怎么会谁舍得拆呢!”
余汉谋说道:“这可是战列舰呀,整个国军海军当中好像都没有几艘,用做炮台也太可惜了!”
孙百里好奇地问道:“余司令,难道你认为还有更好的用处?”
余汉谋说道:“既然这艘战舰能够从美国开过来,就证明动力系统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能够在船体的关键部分进行加固和强化的话,应该可以改装成海上移动堡垒,来对付日本海军。”
孙百里明白了余汉谋的意思,解释道:“我们的防空炮台也装有远程大口径火炮,具有海上堡垒的作用”
余汉谋急忙说道:“这样的话,如果日本海军在台湾海峡裏面的舰队不是很强的话,还是有机会将其击溃的!”
孙百里诧异地问道:“你的意思是主动出击?”
余汉谋回答:“是啊!用这些移动堡垒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和攻击,用高速的护衞舰和鱼雷艇发动突然袭击!台湾海峡最宽处也不过三百公里,几个小时就可以冲到日本海军编队前面,只要不在白天开战,就有机会击退敌人,把补给运送到岛上去。”然后他补充道:“当然,这需要相当数量的快艇配合才行,目前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孙百里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海军是不可战胜的,采取的全部是近海防御的消极战术,从来没有想过去主动挑战对方。他急忙点头说道:“这个方法倒是可以让海军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行性。”最后他看着余汉谋说道:“想不到余司令对海战也颇有研究,实在难得!”
余汉谋遥望着西南方向,轻声说道:“以前因为消极避战、怯阵,导致广州沦于敌手,从那以后,余某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如何主动攻击上面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倒不是对海战有多熟悉。”
孙百里高兴地说道:“这样最好!以后还要多多指教啊!”说罢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