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轰炸如此猛烈,完全出乎守军的预料,许多地段的战士们被活活烧死在自己的岗位上,如果不是配备了防毒面具,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烟雾和硝烟高度密集的战场上生存下来。
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轰然倒地,随即在烈火中变成焦黑的一截木炭,散发出淡淡的烟雾,山坡逐渐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原本青色的石头在火焰的灼烧下变成了苍白的颜色,表面在高温的煎熬下全部变成了粉末,人走在上面都会留下清晰的脚印。
下午五点半锺,日军集中了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以八辆坦克为前导,对守军阵地疯狂进攻。
这时候,三连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梁志强只好放弃了第二道防线,全军退守最后一道防线,为了节约子弹,提高杀伤力,直到日军逼近到工事前面不足五十米远的地方,三连才开始猛烈反击。手榴弹如同冰雹一样劈头盖脸地向日军砸了下来,枪榴弹和反坦克枪则把目标对准了敌人的坦克,瞄准履带连连开火,紧接着,守军同时开火,用凶猛的反击来压制对方。日军倒下一茬又一茬,阵地前几乎堆满了尸体。
连续被击毁三辆坦克之后,日军放弃了坦克的支援,把部队在宽阔的正面全线展开,对守军阵地进行多路突击,妄图依靠兵力的优势压垮对手。
面对着山坡上面密密麻麻的土黄色身影,梁志强意识到单纯依靠自己的兵力已经无法继续坚持下去,于是果断地命令放弃阵地。战士们连续向日军投掷出百余枚手榴弹后,跳出工事,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路线向山后撤退。
日军冲上阵地之后,发觉已经空无一人,随即向后追击,此时,守军刚刚退出百余米的距离。
日军仿佛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嗷嗷怪叫着向中国军队冲了过去,松散的队形在追击的过程中逐渐聚集起来,慢慢变成一个三角型,向山脚下一路追了过去。
追出两百米远之后,已经超出了飞机轰炸和炮击的范围,树木重新密集起来,日军看着中国军队一头钻进山林之中,顿时像发了狂似的狂奔起来。
‘哒哒哒,哒哒哒’轻机枪的射击声突然响了起来,紧接着,数以百计的子弹从前面的树林中间横扫过来,把最前面的几十名日军击倒在地,三角形的攻击队形随即失去了最锐利的一个角,整个队形为之一滞。
数十颗手榴弹从枝叶的缝隙中间飞了出来,落入日军当中,纷飞的弹片至少又收割了几十个日军的性命,吓得后面的日军全部卧倒在地,用手中的武器疯狂还击,步兵大队长急忙请求炮火支援。
遏制住日军的攻势之后,梁志强不敢恋战,急忙率领三连向大山深处进发,在他们的身后,密集的炮弹再次覆盖下来,爆炸燃起的火光和夕阳的红色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绝妙的图景。
次日上午,日军大部队继续前进,但是没走出五公里远就再次遭到袭击,这次,中国军队并没有据险死守,而是采用打了就走的游击战术,使日军始终不能全速前进。
就这样,林伟寿巧妙地利用地形,用不到两个团的兵力把日军两个师团死死地拖住,为主力部队的转移争取了时间。
与此同时,第五纵队在日军第23师团优势兵力的连续打击下损失惨重,但是,为了保证第12集团军侧翼的安全,李务滋率部浴血奋战,硬是坚持到第151师和第156师撤退到云浮才向云雾山脉转移,兵力从最初的五千余人,锐减到两千余人。
由于第151师和第156师已经能够得到新二师的直接支援,而己方的第24师团又尚未抵达广州,安藤利吉和日本统帅部处心积虑安排的围歼计划宣告失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余汉谋率部逃脱。
恼羞成怒的日军随即调整目标,第23师团一路向北攻击前进,迅速击溃沿途地方武装的阻击,与广州守军汇合;第24师团则继续在广州登陆;第18师团主力继续尾随林伟寿所部,在云开山脉腹地鏖战不休,同时把让台湾步兵旅团直插罗定,切断其向北、向东转移的道路,另外派一个步兵联队进入广西境内,切断其西去之路。
在安藤利吉看来,林伟寿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向西进入广西,然后取道梧州返回粤北,与主力部队汇合;二是从台湾步兵旅团那里杀开一条血路。此时的广西虽然集结着数十万中央军和桂系军队,但是却未必有人会帮助林伟寿,只要他不能在第一时间突破防线,就没有机会逃出自己的手掌心。如果他转头向北的话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就在安藤利吉自信满满,以为稳操胜算的时候,林伟寿做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向南突围!
3月2日夜晚,林伟寿率领部队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从距离日军不足五公里远的一条峡谷裏面穿过,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强行军,把第18师团甩出几十公里远。随后,他又采用昼伏夜行的方式,隐蔽前进,经过几天的行军之后在高州和信宜之间穿过日军控制区,然后大踏步地进入云雾山脉,与第五纵队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