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里看着自信满满的黄镇和蔡斯强,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我对你们是非常有信心的——坦克、飞机和煤炼油,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希望这一次也不会例外!”接着他问刘志航:“志航老弟,美国人虽然同意向我国出售战机,但是由于距离遥远,往返一趟需要很长的时间,另外,飞行员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熟悉这种新机型,这样算下来的话,至少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咱们的空军能不能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下支持这么久?”
刘志航的眉毛拧了起来,想了好久才回答道:“如果日军不顾牺牲的话,就很难保证了!”说到这裏他看了看黄镇和蔡斯强,继续说道:“其实能否坚持住的关键并不在空军身上,而在军工部门身上!”
黄镇听他这么一说,以为刘志航想推卸责任,不高兴地反问道:“不知刘大队长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刘志航解释道:“现在我们飞机的产量是固定为每月五架,并且已经达到了极限,也就是说,只要作战的损耗超过这个数的话,能够升空作战的飞机数量就会逐渐减少,这样一来,抵抗日本航空兵空袭的重任就落在地面防空阵地身上,如果兵工厂生产的高炮和高射机枪的数量能够弥补作战的损耗,使地面的防空火力始终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不但会大幅度降低战斗机的消耗,而且有机会顶住敌机的袭击。”
孙百里赞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探询的目光投向黄镇。
黄镇正在为自己的多心感到惭愧无比,又看到军长在征询自己的意见,急忙大声说道:“即使防空武器的消耗是目前的两倍,兵工厂也有能够保证供应!现在各部队已经全部换装完毕,因此,除了国土防衞司令部之外已经没有多少需求了!”
“好!”孙百里高兴地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一直冷眼旁观的杜周南看着孙百里如释重负的深情,感到非常奇怪,用试探的语气问道:“百里,你不是常常在我面前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吗?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呢?难道还要我这个外行来教你!”
孙百里诧异地反问道:“出击?向哪里出击呀?”
杜周南回答道:“当然是日本的航母舰队呀!只要把它们赶走了,空袭的威胁不就解除了吗?”
孙百里知道杜周南对军事一窍不通,就非常耐心地解释道:“咱们的海军没有大型舰艇,根本没有能力去攻击日本航母,更何况在日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咱们连接近他们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发动袭击了!”
杜周南白了孙百里一眼,不高兴地说道:“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怎么会提这么愚蠢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出动空军袭击日军的航空母舰!”
刘志航的头顿时像拨浪鼓一样地摇了起来:“不行,不行!咱们的战斗机最多只能悬挂两枚100公斤的炸弹,想靠它们击沉日军航母,简直是天方夜谭!”
杜周南看着这个只有自己一半年龄的年轻人,气呼呼地反问道:“你的脑袋怎么也这么不开窍!咱们不是有轰炸机吗,为什么不用它来对付日军的航母!”
“轰炸机!?”孙百里和刘志航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两双眼睛裏面同时闪现出不可思议的目光:“我们只有四架呀!”刘志航提醒杜周南道。
杜周南反问道:“四架怎么了?难道就不能击沉航母?”
经他这么一再强调,刘志航和孙百里不约而同地陷入沉思之中,仔细考虑这个近乎疯狂计划的可行性。
刘志航用缓慢的语调说道:“我军一直在陆地上面与敌机战斗,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而轰炸机连面都没有露过,很可能日军根本就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这样一来,倒是满足了出其不意的条件!”
孙百里补充道:“如果再配以适当计谋的话,应该有很大的成功机会!”然后他把自己刚刚想出来的办法和盘托出:“日军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我军不敢脱离地面防空火力的保护,如果我们假装不小心追了出去,敌人肯定会集中全力围歼,航母上面留守的战斗机数量就不会太多,此时,咱们的轰炸机再悄悄出动,应该有机会成功的!”
这时候刘志航已经理清了思路:“日军素来骄狂,现在又是压着我们打,精神上肯定极度松懈,未尝不可以一试。”
见他都同意了自己的意见,杜周南衝着孙百里得意地笑起来,两撇小胡子向上翘了起来:“百里,怎么样啊?姜还是老的辣吧?”他本来就是个精细的人,购买飞机的时候明明报上来的清单裏面有四架轰炸机,如果排不上用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大笔款项,所以一直记挂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