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语出惊人(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538 字 2个月前

“一直在华北沦陷区开展游击战的第18集团军自8月20日开始,集中一百多个团的兵力,主动向华北日军发起大规模进攻,为了积极配合友军的行动,牵制日军调军北上,国民政府统帅部要求各战区主动出击,给当面之敌施加压力。”

孙百里转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面,用手中的铅笔指点着第四战区控制地区,详细说明当前的形势:“目前我军实际控制区域有广东大部、福建全部、江西大部、安徽和江苏一部分,以及台湾岛的大部,总面积约数十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三千万,不过,由于日军很多坚固据点的阻隔,没有能够连成一片:南线日军是安藤利吉的第21军,下辖第五师团、第18、第23、第24、第106师团以及台湾步兵旅团和近衞旅团,从广州经梧州到南宁,把广东南北完全割裂开来,另外还在汕头有一个桥头堡;北路日军是驻扎在武汉的第11军,在九江部署一个旅团,在景德镇部署了一个完整的师团,使江西北部游击区和皖南游击区不能完全衔接起来;长江中下游则是日军第13军的控制范围,以长江为锁链,把江北军团和新四军、中央军牢牢困在江北;台湾的日军在抽调一个旅团增援第21军之后,还剩下一个半师团,在确保西部各港口和城市的同时,依靠海军航空兵持续打击东部的台湾军团根据地,由于台湾海峡始终处于日本海军控制下,总部只能依靠快艇夜航的方式运送补给,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要,故而台湾军团暂时只能采取守势。”

介绍完情况之后,孙百里走到长长的会议桌前,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部下们,说道:“日军在占领广西之后,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上的尴尬处境暴露无遗,已经完全放弃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进入下半年之后,连两线作战的都难以维持——为了扫荡华北的第18集团军,只好从第11军和第13军抽调两个师团北上,第21军也无力发动新的攻势!我军如果很好利用这次的机会,完全可以更好地改善战区的战略态势。”接着孙百里把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说了出来:“除了南线的第21军实力强大,其他与我军接壤的日军相对都比较薄弱,都可以选作下一步的打击目标,但是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一时难以决断,所以请大家仔细考虑一下,看看首先攻击哪一路日军比较好。”

话音刚落,锺武就起身说道:“我认为首先应该增援台湾军团,彻底击溃岛上的日军,完全占领台湾,这样一来,日军就失去了轰炸我军控制区域最近的陆上基地,另外,台湾军团孤悬海外,随时都有被日军歼灭的危险,只有先下手为强才能摆脱不利的态势。”

廖启荣立即反问道:“那你准备如何穿越日军严密封锁的台湾海峡呢?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两个师的补给都很难维持,再派更多的部队上去,岂不是送死!”

锺武回答道:“我军购买的大批飞机很快就会运抵,控制台湾海峡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等到控制台湾全岛之后,可以利用岛内的机场作为前进基地,从而威胁日本海军,甚至是日本本土,这样一来,敌人如何还敢企图染指台湾!”

听完锺武陈述的理由,孙百里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果真如此的话,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一旦空军能够威胁到日本本土,日本军方就要面对日本天皇和民间的巨大压力,肯定会不顾一切夺回台湾。另外,日本强大的海空优势,并不是购买百余架飞机就能够抵消的,他们只要和我们拼消耗就可以了,毕竟日本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控制的资源也远远超过我们。购买来的飞机只能应付一时之需,保证后方的安全,真要和日本航空兵一较长短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锺武立即追问道:“难道就任由谢长风自生自灭不成?”

孙百里笑了笑,说道:“目前敌我双方在台湾的态势是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能力吃掉对方,但是民心却在逐渐向我靠拢,只要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坚持下去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而台湾中东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也不利于日军的行动。等到购买的飞机全部交付之后,再掩护船队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输送行动,顺便把台南的日军据点清扫一下,这样台湾军团就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了!”

锺武点了点头,坐了下去,重新思考起来。

这时候谢鼎新提议道:“咱们不如向北发展,只要击溃或者歼灭了驻扎在景德镇的日军第15师团,整个江西全境几乎全部落在我们手中,皖南游击区也连成一片,然后再继续向北、向东攻击前进,把游击区变成控制区,到时候,即使不能和江北军团取得直接联系,但是至少也可以遥相呼应,壮大声势,从而动摇日军在长江流域的统治,汪伪政权的影响力也会被严重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