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川中参政(2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2040 字 5个月前

听了杜周南的话,孙百里感到十分诧异,不明白杜周南为什么要把话题转移到国民政府身上,急忙举头望过去,却看到杜周南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于是就没有出声。

李伯申马上理会了杜周南的意图,说道:“杜先生说的非常有道理——只有国民政府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切实考虑民众的负担,才是解决的唯一办法!”

邵从恩问道:“可是现在政府的权力是没有约束的,参政会议的决议和提案对它都没有约束力,这一点咱们不是刚刚才讨论过的吗?”显然,这位无党派人士对政治还不是很敏感。

李伯申解释道:“咱们可以藉着召开参政会议的机会,提出要求政府把参政会议升级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提案,只要表决通过的话,他们再制定新的预算或者增加赋税的话就必须通过参政会议的审核、批准,这样一来,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邵从恩诧异地问道:“这种提案怎么可能通过呢?即使在参政议会当中,也是国民党占多数呀?”

李伯申回答道:“只要咱们联络其他中间力量,未必不能通过!”然后笑着说道:“我是国民党,孙将军也是国民党,可是会支持他们吗?”

杜周南听完李伯申的话之后,连连点头,非常赞赏他的直率,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团结起来,少数也有可能变成多数,国民党内部早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更何况我们又不是要推翻政府,我相信,除了中央政府的那些代表,其他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支持我们的!”

说到这裏,李伯申信心十足地站了起来,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就马上回去联络同志,争取在会议开始前的这两天时间内获得广泛的支持!”

送走客人之后,孙百里问道:“杜先生,你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么个建议?”

杜周南微笑着回答道:“昨天和周恩来先生谈过之后,我就一直在反覆思考他的提议,今天又看到这两位四川参政员对国民政府有相当大的意见,感觉我们已经有实力和国民政府提出改革的要求了!”随后他详细分析起当前形势:“目前国民政府实际控制的地区有四川、贵州和湖南、湖北、陕西的一部分,军队员额在两百万左右,与国内的其他势力相比,似乎还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如果把其他势力控制的地区和军队全部加起来的话,力量对比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中共控制的根据地全部加起来的话有数十万平方公里,正规军应该在四十万左右;我们手中的三个省也有几十万平方公里,在军事委员会有番号的部队就有十八个师,再加上台湾军团和国土防衞军,总数应该接近五十万;云南、山西、广西、新疆和甘肃一直都是半独立状态。”

“即使在参政会议中国民政府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共产党、第三党、民主党派肯定是要求民主的;社会知名人士也大多数具有这种要求;党内还有相当多的人士对目前的状况不满意;全部加起来的话,应该也会超过坚定支持政府的一方。”

“既然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变化,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把咱们最关心的政府民主化问题解决呢?周恩来说的很对,只有进行政治民主化,才能实现军队国家化,从而实现政令和军令的统一,更加行之有效地进行全面抗战!”

孙百里听了他的长篇大论之后,不禁回想起这两天的经历,感慨地说道:“其实蒋介石和中共都意识到这种变化,所以才会先后找到我们来协调立场,争取同盟!”

杜周南说道:“要不然老蒋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我们,没有在财政问题上穷追不舍!他是大风大浪走过来的人,政治嗅觉肯定比我们要灵敏的多!”

孙百里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沉吟了一下,说道:“是不是都遗漏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参政会议的地位是早有定案的,蒋介石完全可以抓住这一条,把任何相关的提案都说成不合法,这样的话,参政员也拿他没办法!”

杜周南不以为然地说道:“在前线形势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怎么会做出这种自掘坟墓的事!”

孙百里点了点头,说道:“倒也是!蒋介石的威望和资历在国内都没有人可以和他比肩,在国外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海外华侨中间,这一点连一直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都承认。因此,无论政府进行多大程度上的改革,他的领袖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所不同的只是权力的大小和受到制约的程度而已,贸然和代表各阶层、各党派的参政员们翻脸的话,确实不是明智的决定。”

杜周南说道:“目前在地方势力当中,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就是我们了,到时候,应该适当地付出一点代价,来推动政府改革的进程。”

孙百里说道:“这些问题都事关重大,咱们还是和参政员们商量之后再决定吧。”

杜周南急忙说道:“百里,我刚才是突然想到这一点的,没有来得及跟你打招呼就越俎代庖,你可不要见怪呀!”

孙百里淡然一笑,说道:“怎么会呢!”然后站起身来向楼梯走去:“咱们还是先听听罗思柴尔德先生的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