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总统殉国(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619 字 2个月前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为了应付日本飞机的空袭,采用观察哨、电话与无线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区域防空网络:在重庆四周五十公里以外的区域建立三十多个防空哨所,这些哨所全部建在制高点上,哨兵通过望远镜可以监视方圆十几公里的空域,发现敌机之后马上通过电报向防空指挥部报告;在重庆市区选择十余个制高点,用有线电话保持联络。这些防空机构形成城乡防空网络,在敌机来时,充分发挥了作用,互相传递消息,拉响警报器,人们闻警,或分散至田野,或躲避至防空洞,减少了伤亡损失。

熊家岩就是重庆外围的一个防空哨所的所在地——五百多米高的悬崖紧挨着嘉陵江,防空哨所就隐藏在悬崖顶部茂密的树林中间。因为这裏正对着三峡的出口,是武汉敌机空袭重庆的必经之路,所以防空指挥部在这裏配备了一部电台和三架高倍望远镜,并有一个班的士兵守衞。

清晨,初升的太阳驱散了笼罩在山林上空的薄雾,浑身沾满了露水的树木尽情地伸展着枝条,早起的鸟儿欢快地在山谷中鸣叫。

哨兵张显丰伸了个懒腰,揉着红肿的双眼,贪婪地呼吸着带着绿草气息的新鲜空气,然后在树林中间缓缓地来回走动,斜挎在肩膀上的步枪不时撞击到树枝野草,把他的军服浓的湿漉漉的。

突然,前面传来树叶哗哗的响声,张显丰急忙侧身躲在一棵大树后面,摘下步枪,打开保险,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声音传来的方向。

枝叶摆动之中,一个背着背篓的身影钻了出来,张显丰仔细打量一下,发现是个五十来岁的男子,佝偻着背,头巾下面是张满是皱纹的古铜色脸膛。这个人手里拿着柴刀,背篓裏面放满草药,显然是个采药的乡民。

“站住!你是干什么的?”张显丰大声喝问道:“再往前走我就开枪了!”说罢故意把枪栓一拉,摆出马上就要射击的架势。

“老总,千万不要开枪!”乡民慌忙把柴刀丢在地下,语无伦次地解释道:“我是采药的,不是坏人!我家就在山下,你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我胡老三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

张显丰慢慢从树后转了出来,大摇大摆地走到胡老三的面前,用训斥的语气说道:“这裏是军事禁区,不是你们这些老百姓来的地方,给我马上回去!”

“我这就走,这就走!”乡民急忙弯腰去捡地上的柴刀,可是当他的身体往前面一倾的时候,背篓裏面的草药全部倒了出来,撒的满地都是。

张显丰用枪托把乡民的屁股狠狠地砸了一下,骂道:“他妈的,快点给老子捡起来,要是把班长吵醒了,非好好收拾你不可!”

乡民连连点头道歉,俯身去捡草药,然后趁着张显丰回头张望的瞬间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接着以和年龄极不相称的速度跳到张显丰的身后,左手捂住嘴巴,右手的匕首毫不留情地插|进对方的后背。张显丰痛苦地挣扎着,极力想发出一点声响,然而,袭击者的手臂如同铁箍一样,死死地扼住他的头部,使他动弹不得,十几秒钟之后,张显丰停止了挣扎,软软地倒向地面。

乡民连忙把尸体拖到一边,然后衝着身后的树林学了几声鸟叫,紧接着,五个同样乡民打扮得年轻男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些人的手里全部拿着雪亮的匕首。随后,六个人成扇形散开,向哨所包抄过去。

几分钟之后,哨所裏面接连传出濒死的惨叫声,接着很快又归于宁静,空气中开始响起电报机‘突突突’的响声,无声的电波越过三峡天险,把消息传到武汉的日军第11军司令部特高课。

十分钟之后,四十八架轰炸机紧急起飞,迅速爬升到六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四百公里的巡航速度向重庆飞去,在进入重庆领空之后,降低飞行高度,紧贴着江面向西飞行,直奔市区而去。

自从国民大会开幕以后,重庆地区的天气状况非常好,几乎天天都是艳阳高照,非常适合轰炸机出动,然而,出乎陪都军民预料的是,日军航空兵一直没有出动,似乎完全放弃空袭这裏,再加上日军正抓紧在印度支那等地的行动,于是给后方民众造成日本已经把攻击的重点转移到南洋,暂时没有时间顾及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警惕,却没想到日军的炸弹很快就会落在自己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