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内忧外患(中)(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577 字 4个月前

“真没想到你们福建居然有这么富裕,连地方银行都比四家国有银行还要财大气粗,实在是令人佩服!犹太商会更是了不起——来到中国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却能够积累到如此多的财富,敛财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宋子文阴阳怪气的声音直往孙百里等人脑袋裏面钻:“我想请教诸位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咱们的孙百里将军就任大总统之前,国府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艰难,陪都和大后方民众的生活也早已陷入困顿,可是当时的福建政府为什么一味袖手旁观,不像现在这样慷慨解囊呢?”他毫不客气地把矛头指向了孙百里。

孙百里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怒容,正准备反驳他,没想到陈诚抢先接下了宋子文的问题:“宋部长,福建政府在我们第六战区成立之初,即每个月无偿支援稻米1500吨之多,另外还赠送了大批武器弹药;福建政府和商人在第九战区大量投资,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了困扰薛岳将军很久的民生问题,使其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軍事;孙总统在出席参政会议的时候,当即支援了陪都数千吨粮食和一批防空武器——并没有袖手旁观!”陈诚一直在冷眼旁观,连他都感觉宋子文太过分了,为了避免双方的语言太过激烈,只好抢在孙百裏面前回答这个问题。

没想到的是,宋子文根本不买陈诚的帐,反而用冷嘲热讽的语气说道:“你不说我还真的不知道,原来你陈诚和薛岳早就与福建有往来啊!”他冷笑一声:“你们极力鼓动中央军支持孙百里就任大总统职位,原来是在投桃报李,看来委员长当初是看错了人!”

“宋子文,你不要血口喷人!”陈诚‘噌’地一声从椅子上站起来,用手指着宋子文的鼻子,满面怒容地说道:“我和薛岳与福建的往来,全都向委员长报告过,你不知道,是因为委员长认为没有必要让你知道!要不是看在委员长和夫人的面子上,我才懒得理你!”

没等宋子文反应过来,杜周南又开始猛烈回击:“宋部长,既然你对后方的艰难形势了如指掌,为什么没有能够妥善解决呢?当然,旷日持久的战争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但是后方的权贵豪门利用手中的权势囤积居奇、走私贩私、甚至把紧俏的战略物资私运敌占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子文色厉内荏地反问道:“你说的这些情况的确存在,但是凭什么和我扯上关系?”

杜周南回答道:“孔令侃的西南运输公司掌握的是国家专运的特权,可是为什么英美援助的物资,甚至海外华侨捐助的物资总是最先在重庆的黑市上出现?如果你还认为这和你没有直接关系的话,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的弟弟宋子良在香港做的是什么生意?跟什么人在做生意?”

杜周南的问题直插宋子文的软肋,他一贯颐指气使惯了的人,哪里受的了这个,当即拂袖而去。

杜周南看到孙百里有挽留宋子文的意思,急忙摇头示意:“百里,道不同不相为谋,让他去吧!美国是个民主国家,不可能由私人关系来决定对外援助,他做不做财政部长没有多大的关系。”

张群也说道:“胡适博士和罗斯福总统是大学同学,可是抗战打了那么长时间,也没见美国表态支持。”

孙百里苦笑着说道:“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担心别人说我不讲情面,没有容人之量——蒋公毕竟刚刚身故,形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让别有用心的利用的,这也是我让宋子文来接替孔祥熙的原因。”

陈诚安慰道:“其实党内同志早就对孔宋两家以权谋私的事情非常不满,只是不愿意让委员长左右为难,才隐忍至今,现在总统是你,就不需要有这么多顾虑了!”

孙百里见陈诚和张群这两位国民党军政元老都支持自己,感到非常宽慰,于是示意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

杜周南说道:“在国民政府近几年的财政收入当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海外华侨的捐款,每年都有数亿元之巨,而华侨以安家费名义汇到国内的款项就更多了,几乎每年都超过十亿元,对稳定国内的经济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突击性的捐款在时间上有很长的滞后,又带有偶然性,最好能够请求华侨们按月捐款。”

“这样是不是太过分了?”孙百里问道:“既然是捐款,就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按月捐款好像有点强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