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真狡猾,居然能够想到这样的招数!”陈诚看着平放在桌面上的电报,用钦佩的语气说道:“咱们在敌占区的情报收集工作亟待加强啊,这么重要的信息都漏掉了,实在是不应该!”
何应钦看着孙百里,直截了当地问道:“孙总统,你准备如何应付呢?难道真的停止封堵,让日军从容遁去?”
孙百里微笑着说道:“咱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总不能真的放水淹下游的老百姓吧!”
何应钦摇了摇头,说道:“封堵缺口,让黄河恢复原来的河道,把黄泛区民众解救出来,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使不打仗,也要这么做!”接着他苦口婆心地劝说孙百里:“犹太军团已经把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的日伪军基本肃清,黄泛区已经是国统区的一部分,如果为了解救沦陷区的民众就不理会国统区民众的疾苦,岂不是本末倒置!另外,日本人说有几百万人在故道裏面耕作、生活,绝对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咱们可不能上当!”
孙百里点了点头,回答道:“日军的宣传肯定有不实之处,但是哪怕有一万人在裏面生活,咱们也不能继续封堵!”接着他笑了笑,冲何应钦说道:“何部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不想我们苦心营造出来的局势白白浪费掉!不过,即使现在停止封堵黄河,咱们也达到了‘以水代兵’的目的,因为不但成功地分割了把日军第12军分割成了三个部分,而且迫使其停止了对郑州的攻势,撤退回黄河东岸,从战略上来讲,仍然是我们胜利了!”
何应钦揶揄道:“请问第一战区的胜利歼灭了多少日军?收复了多少国土?解放了多少民众?”
陈诚接过来回答道:“挫败了日军的战略企图就是胜利,没有必要计较硬性的指标。日军动用了这么多兵力,非但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反而随时面临着无法补给的局面,将给我军的下一步作战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
何应钦反问道:“犹太军团已经处于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难道这也算是有利的影响吗?”
陈诚回答道:“以犹太军团的机动能力,日军怎么可能围的住?除非斯兹皮尔曼自己愿意!”
何应钦提醒道:“你不要忘了,日军坦克第三师团刚刚加入了第12军战斗序列,用坦克对付坦克,犹太军团的优势并不大!”
孙百里笑着说道:“日军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围歼犹太军团于陇海路沿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师的战斗力,即使打不过,也逃的掉,咱们不用过于担心!”接着他提议道:“咱们为什么不征求下斯兹皮尔曼的意见呢?作为前线指挥官,他更有发言权。”
斯兹皮尔曼接到电报之后立即回电:“犹太军团有信心、有能力在正面对决中击败第12军!”然后把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详详细细地报告上来。
鉴于犹太军团在历次战斗中的卓越表现,统帅部成员一致同意了斯兹皮尔曼的计划,由犹太军团从东向西正面突击第12军,将其歼灭在两条黄河之间的狭窄地区,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统帅部抽调了二十四架轰炸机和四十五架战斗机提供空中支援,第一战区滞留在黄河以东的部队也全部交给斯兹皮尔曼统一指挥。
此时,斯兹皮尔曼手中已经拥有两个装甲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步兵师,再加上在半个月的攻城掠地过程中收编的三万多伪军,即使扣除守备地方的部队,总兵力仍然超过八万!而集结在开封以西地区的日军总共有第37师团、第110师团、坦克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独立第九步兵旅团、骑兵第四旅团以及第62师团一部,总兵力也有八九万,与犹太军团基本相当。不过,日军第64师团和第65师团主力也从徐州出发沿陇海路西进,在威胁犹太军团后路的同时,迫使其分兵抵御,总体上仍然处于不利的态势。
然而,自从在徐州城下与日军坦克编队正面交锋之后,斯兹皮尔曼已经摸清了日军坦克的虚实,因而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7月7日夜,第15军正面的日军在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全部撤退到黄河以东地区,与其他部队一起在开封以西地区构筑阵地,准备与犹太军团决一雌雄。在宽达二十公里的阵地上,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独立步兵第九旅团和第62师团之一部一字排开;最精锐的坦克第三师团和第110师团以及骑兵第四旅团作为突击力量集中不足五公里宽的正面阵地上,准备给犹太军团以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