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百里听完陈诚非常简略的介绍之后,当即追问道:“辞修兄,王劲哉投降日军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陈诚回答道:“去年年初的事情。当时,武汉第11军出动了十六个步兵大队,一万八千余人;伪军出动了八万余人,总兵力超过十万,并且有数十架轰炸机进行空中支援。由于第128师第382旅旅长古鼎新已经叛变,直接带领日军从第128师防线最薄弱的地方直插司令部,把王劲哉活捉,部队失去指挥,最后被日军全歼。然后日军把俘虏的三万余名第128师官兵编成伪军第三方面军,下辖暂编第六师和暂编第43师,由王劲哉担任总司令。”
陈诚见孙百里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急忙解释道:“当时委员长遇难不久,你刚刚上任,统帅部也是一团糟,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孙百里眉头紧皱,迷惑不解地问道:“武汉会战结束是三八年10月份的事情,距离王部被日军击败差不多有四年的时间,而第128师活动的地区就在日军的占领区内,第11军的眼皮底下,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应该有很强的战斗力才对,怎么会籍籍无名呢?”
陈诚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不由自主地用手挠了挠头,然后把求助的眼光投向白崇禧。
白崇禧苦笑着摇了摇头,只好替陈诚回答了这个问题,他首先把陈诚不愿意回答的原因说了出来:“孙总统,第128师在国军战斗序列中是隶属于第六战区的,而当时辞修正是第六战区的司令长官,所以不方便回答这个问题。”
随后,白崇禧把第128师和王劲哉这个人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王劲哉的部队打仗确实不错,但是他这个人非常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服从指挥,是个非常难缠的人物!武汉会战开始之后,汤恩伯把第128师战斗力最强的第382旅调去充实其他部队,然后命令王劲哉率部到湖北咸宁、蒲圻地区自行整休补充,这时候,第128师剩下的官兵连同轻重伤兵总共只有两千多人,这样一来,王劲哉不但对汤恩伯恨之入骨,而且对国民政府有了很深的芥蒂!”
“后来,王劲哉带着残部来到鄂南,非但没有把队伍恢复起来,反而又损失了些人枪,恰恰在这个时候,武汉失守了,国军各部纷纷后撤,汤恩伯就命令他撤退到湖南去。没想到的是,王劲哉拒绝服从汤恩伯的命令,不进反退,率领部队越过日军封锁线,进入敌后的沔阳地区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旷日持久的武汉会战结束之后,丢失在广大战场的枪枝、弹药和各种武器不计其数,当地青壮年就利用这些武器拉队伍、建组织,于是各种武装团体如雨后春笋般从长江两岸日中两军大牙交错的中间地带冒了出来,规模较大的有数千人,小的也有几十人。王劲哉过去以后,立即用铁的手腕,迅速吃掉了周兴、管子芳、周干臣、潘尚武等几股武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队伍扩大到十五个团,不久又扩为九个独立旅,控制了鄂中六个县的地盘。”
“这时候,统帅部就把第128师划归新组建的第六战区指挥,可是王劲哉感觉自己靠手中实力在日本人占领区建立起独立王国,完全不买统帅部的帐,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是当今中国三个半英雄中的半个,另外三个分别是蒋介石,毛泽东和汪精衞!还要学希特勒搞法西斯统治!”
听到这裏,孙百里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王劲哉的第128师被日伪军击败裏面有隐情——非嫡系部队在中央军当中本来就饱受排挤、打击,像他这样狂妄自大,蒋介石怎么可能容忍呢!
果然,白崇禧接下来的话证实了孙百里的猜想!
白崇禧不动声色地说道:“王劲哉不但公开抗拒统帅部和第六战区的命令,而且处处与蒋公比高低!他在住所大厅中央,并排挂着两个人头像,一个是蒋公,另一个是他自己,并且亲手题撰对联一幅,贴于两巨幅头像侧,上联:你蒋委员长若抗战到底;下联:我王劲哉誓死不做汉奸!”
说到这裏,白崇禧忍不住笑出声来——桂系也不是嫡系,平常没少受中央军的排挤,王劲哉藐视蒋介石的权威,替他出了口恶气。
孙百里直截了当地问道:“白总长,第128师在遭到日军进攻的时候,友邻部队有没有给与支援?”
陈诚知道孙百里其实是想问自己,急忙抢先回答道:“第六战区是帮了忙,不过是倒忙——古鼎新投敌就是军统打入汪伪政府内部的情报人员安排的!”
孙百里听了顿时了然,既然牵涉到了军统,必然是蒋介石直接干预的结果,否则,以陈诚的个性和为人,怎么可能坐视第128师被日军歼灭呢!
尽管明知道指摘死人的过失是很不礼貌的事情,可孙百里还是强压着怒火质问道:“不管王劲哉如何嚣张狂妄,终究还是在抗日,终究是自己人,怎么能出卖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