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股掌之间(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2004 字 2个月前

解决了领土问题,孙百里的心情变得非常愉快,罗斯福乘机提出要确定反击东南亚日军的时间表。

孙百里马上回答道:“中国军队将在11月中旬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占领区域的面积将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不得不退守黄河以北,然后我们就可以集中相当数量的兵力来解决缅甸和越南的日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反攻缅甸的战役将在今年年底、最迟不超过明年一月中旬开始——这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

斯大林很不满意地问道:“我已经答应了你的要求,可是你还是没有给出攻击德军的具体日期,这怎么解释?”

孙百里回答道:“进攻德国的时间完全取决于日本海军的覆灭,这一点需要罗斯福总统来答覆你,至于中国方面就不用你担心了,我们的西北军团已经处于临战状态,随时可以出动!”他不动声色地把皮球踢到了罗斯福脚下,看他如何回答。

罗斯福想了想,说道:“太平洋舰队将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但是,由于日本海军在珊瑚海战中失利之后,一直龟缩不出,依靠陆基飞机来保障自身的安全,而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又几乎全部在日军掌握之中,所以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很难确定具体的时间表,希望斯大林元帅能够谅解!”

斯大林没好气地说道:“如果日本海军消极避战,难道你们就一直这样拖下去吗?希特勒可没有耐心让我们准备好!”

孙百里说道:“无论日本联合舰队多想保存实力,只要我们威胁到其本土或者海上生命线的安全,他们还是会出动的,所以可以在反攻缅甸取得一定的进展之后让太平洋舰队进入印度洋,攻击其沿海港口和陆上目标,诱使其出战。”

罗斯福对孙百里的意见深表赞同:“日本承受不起失去东南亚的巨大损失,肯定会不顾一切前来增援,我们就有机会一战决定胜负!”

丘吉尔插话道:“那北非怎么办?苏伊士运河又怎么办?难道任由德国占领吗?”为了英国的利益,丘吉尔一直对恢复苏伊士运河情有独锺,可是这恰恰是罗斯福暂时顾及不到的地方。

罗斯福用略带歉意的语气回答道:“首相先生,我们没有能力同时维持三个战场的消耗,所以首先只能选取成功率最高的地方,希望你能理解!”接着他安慰道:“反攻缅甸,至少可以把印度、缅甸两个殖民地夺回来,这对大英帝国应该会有不少帮助吧!”

丘吉尔想想罗斯福说的确实是实情,所以只好放弃了开辟北非战场的想法,转而支持反攻缅甸,他问道:“反攻缅甸需要多少兵力?”

孙百里看罗斯福望着自己,连忙回答道:“日本东南亚方面军的总兵力在三十五万左右,还有由当地人组成的人数超过十万人的东南亚军团协同作战,其总兵力在五十万左右,其中在印度有十一万日军、十万东南亚军和三四万印度人民解放军,缅甸有六万左右。另外,日本陆军在仰光、密支那和八莫等空军基地驻扎有作战飞机一百三十余架。为了确保取得压倒性的优势,盟军至少需要出动五十万人以上的地面部队和两百架战斗轰炸机。”

丘吉尔立刻大摇其头,丧气地说道:“目前驻印英军第十集团军总兵力还不到十万人,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由于苏伊士运河被德军牢牢控制住,军队和给养要么空运,要么走海路绕过非洲大陆,都要花费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并且面临着德国潜艇和飞机的威胁,不但难度非常高,时间也不允许!”

罗斯福点了点头,说道:“美军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虽然太平洋舰队取得了优势地位,但是日本联合舰队还具有一定的实力,再加上部署在各岛屿上的陆基飞机的支援,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把部队和装备在短期内输送到印度。另外,维持如此规模军队的作战消耗也是一个高难度任务,我认为依靠盟军在印度运输力量很难满足要求!”

听他们俩这么说,斯大林的脸上又浮现出焦急的神情——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苏联在同盟国的地位一落千丈,已经沦落到看其他国家脸色的地步,所以只能干着急,连埋怨的话都不敢说,尤其是被孙百里狠狠地敲打一下之后!

这时候,罗斯福把期盼的目光投向孙百里,说道:“孙总统,不知道中国政府能否独自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

孙百里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痛快地答应下来:“其余的四十万军队可以全部由中国出!”

三个领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这时候,孙百里又说道:“但是,盟国必须保证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只有在空军掌握了制空权的情况下才能出动!”接着他补充道:“我认为这个要求是合乎情理的!”

罗斯福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要求与中国巨大付出相比的确算不了什么,只是短期内美国只能维持第十四航空队的作战消耗,无法提供足够的飞机和优秀的飞行员!”

罗斯福怕引起孙百里的误会,进一步解释道:“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的激烈空战消耗掉了大量的飞机和飞行员,虽然国内的飞机厂和飞行学校已经扩大了规模,但是短期内还不能体现出效果来,希望你能够理解!”

孙百里丝毫没有感到意外,非常沉稳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把目光投向丘吉尔,问道:“首相先生,大英帝国怎么样?”

丘吉尔一边叹气,一边摇头,用为难的语气回答道:“不列颠空战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的,而德军在北非战役结束之后又恢复了对英伦三岛的空袭,皇家空军已经自顾不暇!本来参谋部还想把第十集团军的航空队调回本土呢,哪里还有多余的飞机投入啊!”

罗斯福看孙百里的脸色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害怕他收回派遣地面部队的承诺,急忙说道:“也许我们可以用其他办法来弥补!”

孙百里轻轻地“哦”了一声,脸上露出不知可否的神色,然后往沙发上一靠,手指轻叩桌面,等着罗斯福的下文。与此同时,丘吉尔和斯大林也注视着罗斯福,看他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来阻止孙百里改变决定,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难耐的寂静。

罗斯福虽然深谋远虑,可是并没有预见会出现这种局面,而三位巨头的目光又使他感到巨大的压力,情急之下,下意识地说道:“由美国政府出资,扩建中国的飞机厂和飞行员学校,这样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