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本土决战(1 / 2)

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1544 字 2个月前

1944年10月10日,日本东京皇宫千种大厅,日本政府内阁主要成员、陆相、海相、总参谋长、教育总监共二十余人,在裕仁天皇的亲自主持下,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如何应付迫在眉睫的威胁!

首相阿南惟几面无表情地站直身体,机械地报告国内的经济形势:“自从中国军队控制了北部湾和台湾岛之后,帝国从南太平洋战区征集战略资源的运输线已经被彻底切断,再加上中美两国空军的连续空袭和战争的消耗,帝国国内资源陷于枯竭,储备告罄,不仅严重影响了军队的作战,甚至连国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极端困难!以粮食为例,现在成年男子的标准配给已经下降到每天三百克大米,仅仅能维持生存而已!”

“战略资源方面,截止九月底,石油的储存量只剩下四十万吨,无法保证海空作战的消耗,汽车和坦克用的燃料最多只能维持到年底!工业生产方面,与去年相比,钢材产量下降至35%,储备仅有26万吨,造船业降至27%,飞机制造降至64%,轻武器降至50%,粮食方面进口断绝,年度米产量只有300万吨,国民口粮缺少一半,食盐则只有1/4。”

说到这裏,阿南惟几看了看天皇的脸色,做了最后的总结:“帝国的经济已经不堪重负,陷于崩溃的边缘。”

裕仁天皇示意阿南坐下,然后用倦怠的声音说道:“国内的形势已经如此不堪,而同盟国军队又在厉兵秣马,随时都会发起对帝国本土的攻击,希望诸卿能明确告诉朕,在盟军的攻击下,帝国军队能否坚持到德军东进?”此时的裕仁天皇显得忧心忡忡,完全没有了一年前温文尔雅的形象。

总参谋长杉山元马上躬身答道:“苏联军队在莫斯科遭到重创,人员和装备的损失都非常巨大,没有两三年的时间绝对恢复不过来。莫斯科失守之后,苏联的主要工业区不是被德军占领,就是出于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作战半径之内,已经无法补充军队的作战消耗,完全是依靠美国的援助才勉强坚持下去的,大本营认为,苏联军队绝对不可能坚持到明年秋季,也就是说,大日本帝国只需要在坚持八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在远东与强大的德国陆军会师!”

杉山元接着胸有成竹地说道:“根据美军在南太平洋和澳洲的表现来看,其攻坚的能力并不强,中国军队又缺乏两栖作战的训练,所以盟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多强,只要在冲绳部署三到四个师团的兵力,至少可以坚持三到五个月的时间,而攻占九州岛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等到那时候,整个黄海海域已经处于德国空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盟军除了撤退之外,没有其他选择!”

杉山元坐下之后,陆相东条英机随即站了起来,色厉内荏地说道:“美国人打仗,最害怕伤亡大,所以在反登陆作战中,守备部队可以优先攻击美军,只要歼灭美军十万人以上,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国内舆论的巨大压力,从而裹足不前,没有了美国强大海军舰队的支援,中国军队就失去了直接攻击帝国本土的能力,凭借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的强大战斗力,可以非常轻松地坚持到德军到来!”

尽管这两个人信誓旦旦,奈何裕仁天皇早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反而直接征询山本五十六的意见:“山本卿,你的意见呢?”

山本五十六缓缓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答道:“陆相和总参谋长的意见非常有道理,但是却低估了美国的决心!”接着他把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美国舰队之所以冒险西下,直接攻击帝国本土,是因为欧洲战场的局势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希特勒解决了苏联之后,要么启动攻击英国的计划,要么直接东下,与关东军在远东地区会师,合力对付中国。德国陆军的战斗力之强,是举世公认的,无论英国还是中国,都没有与其抗衡的实力,更何况还有大日本帝国从旁协助!罗斯福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急不可耐地启动了攻击帝国本土的计划,中国军队放着大片的国土没有收复,甘愿与美国人一起行动,自然是美国政府提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也就是说,美国人才是攻击帝国本土的倡议者和领导者,绝对不可能因为遇到一点牺牲就裹足不前的,所以大本营必须作最坏的打算!”

“进军远东是仅仅是希特勒的两个选择中的一个,并不是唯一的,所以大本营制定的作战计划一定要考虑这一点!大家不要忘了,到目前为止,中德两国还没有宣战,德国军界和政界对中国的态度始终十分微妙,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东条英机反驳道:“阁下,一旦大日本帝国战败,盟军就会从远东西进,德国将陷入他们最惧怕的两线作战的困境,希特勒怎么可能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

山本五十六点了点头,说道:“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性,提醒一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