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现成的港口可以使用,物资和人员的卸载速度大大加快,登陆了大约两个师之后,装甲部队立即沿着公路向千叶推进,大群的轰炸机不时从坦克群上空掠过,用凝固汽油弹和重磅航空炸弹千叶市郊的外围工事展开高强度的空袭,一直持续到午夜时分才停止。高速赶到的装甲集团经过几个小时的短暂休整之后,在后续赶到的步兵配合下,乘着夜色的掩护,向日军阵地发起集团冲锋。
千叶距离东京只有数十公里远,是东京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绝对不容有失,日本统帅部在这裏配置了两个师团的精锐部队,并且构筑了以坑道和地堡为主体的坚固工事,守备部队进行了激烈抵抗,并且不时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迂回到盟军侧背发动偷袭。盟军的攻势一次次被日军瓦解,只得放弃了速战速决的打算,由步兵接替装甲部队,就地构筑工事,暂时与日军相持起来。
3月15日夜,犹太军团的两个步兵师在美军舰队的配合下,悄悄越过京都防线,在武生境内登陆,迅速击溃日军海岸守备部队,向内陆挺进,与此同时,集结在北九州地区的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这样一来,日军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的侧背同时遭到了致命的威胁!
此时,日本统帅部手中只剩下十几个不满员的新编师团可以增援,但是部队的战斗力谁都没有信心,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连续派出四个师团前去堵截,希望用这些炮灰赢得一些时间,然后从东京的陆军部各部门抽调大量现役军官组建临时师团,来应付迫在眉睫的危机。
然而,新编师团的溃败速度和盟军的推进速度同样出乎日本统帅部的预料,仅仅两天的时间四个师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大部分直接回家了),盟军一路高歌猛进,快速推进到岐阜城下,成功地切断了京都日军的补给线。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是无条件地效忠天皇,对天皇的忠诚观念凌驾于其他所有的纪律之上,以少壮派军官为核心的日本陆军完全是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暴力集团,当他们后路被断,东京遭到威胁,天皇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的时候,纷纷主动请求回师东京,造成日军内部军心浮动,再加上补给困难、盟军越来越猛烈的空地协同进攻,三条防线都随时面临崩溃的危险。
然而,以孙百里为首的中国战区司令部没有给日本统帅部留下太多的考虑时间!
3月20日,中美两国空军出动了一千多架远程重型轰炸机,把五千多吨凝固汽油弹投掷在东京市区内,用浓烟和烈火把这裏变成了人间炼狱,数以万计的东京市民在大火中失去了性命,紧接着,从冲绳、九州、四国和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两千余架中程轰炸机再次对东京市区进行地毯式轰炸,日军重点防护的皇宫和明治天皇的神宫也在烈焰中轰然倒塌,裕仁天皇和十几名宫内大臣同时变成失去了住所,只得在大批警衞的护送下,紧急疏散到郊外的防空洞内。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盟军的轰炸机群继续不分昼夜地对东京进行空袭,直到把这个东方都市彻底从地图上抹去才开始对关东地区的其他城市进行轰炸,空袭的强度和力度都达到了最高点,一个个城市在冲天而起的烈火中化为灰烬。
前所未有的猛烈空袭首先击垮了国民义勇队的心理防线,日本统帅部好不容易征集起来的百余万预备队在几天的时间内就逃散一空,只剩下作为部队骨干的现役军官。紧接着,鹿岛防线上两个新编师团在恐慌情绪的感染下主动放弃阵地,大踏步后退,把近衞师团的两翼暴露出来,为了避免落入盟军的包围,近衞师团之后匆忙后撤,盟军打蛇棍上,穷追猛打,一直追到东京郊外的日军既设阵地才停住脚步,这样一来,千叶的日军后路受到威胁,只得后退。然而,日军刚刚撤出坚固的工事,就遭到盟军地面炮火的猛烈轰击,装甲部队乘机高速挺进,发动凶猛进攻,日军很快就溃不成军,留下漫山遍野的尸体之后,没命地向东京逃窜。
失败的情绪如同瘟疫一样在日军中间蔓延,逃兵的比例急剧上升,连精锐云集的京都防线也不能避免,日军只得逐步收缩防线,来消除兵力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犹太军团为主力的地面部队士气大振,向日军发动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压得日军喘不过气来。
1945年4月1日,盟军攻克岐阜,从中间将日本主岛切成两段,日本陆军主力部队立刻陷入了包围之中。
4月2日,盟国方面正式向日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其于四十八小时之内无条件投降,否则,将面临更加猛烈的打击。
4月2日夜,裕仁天皇在戒备森严的御用地下室内召开统帅部首脑会议,准备接受盟国方面的要求,宣布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