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汝阴郡到长安,近八百多公里,以马车的速度,往来一趟少说也得个把月。
现在天下已经大乱,到处都在起义,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真起义,哪些是假起义,打着起义的旗号行种种恶劣之事,苏启这一路过来,见得非常多。
天下太平时,百姓过得可能是不咋样,可天下大乱时,百姓绝对过得更苦!
乱世,终究不如太平之世。
原世界有些人总唯恐天下不乱,怀念乱世,那是因为他们没经历过乱世。
一路所看到的惨烈景象,让苏启觉得自己所作所为虽是源于私心,但能坏过如此么?
人杀人,人吃人,卖妻卖女……
苏启也出手杀过人、救下一些人,可他一人只是杯水车薪,若无人教,以苏启一人之力能救得多少?一人?十人?百人?还是千人?
这世道黑暗艰难,在泥潭中摸爬滚打的何止十万人、百万人!
一辆马车穿郡过县,驶入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叫“大兴”,准确来说,这并不是汉时的长安,而是隋文帝时期,在汉长安东南龙首塬南面重新建起的新都,建起后被定名为“大兴城”。
这城池在李渊称帝、建唐朝后,才被改为长安,现在的大兴城实际上就是日后的唐长安城。
苏启驾驶马车驶进城内,尽管由于杨广迁都到东都洛阳,大兴已不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但大兴依旧繁华,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比江都更重要。
若说江都处在南北水路的交通要点,那么这里既可通南,也能往北,能往西,也能去东,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且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都十分便利。
杨广迁了都,但不表示他对大兴不管了,他命了代王杨侑留守长安,然而杨侑年幼,现不过一孩童,哪里能是李渊等老阴人的对手?再过几年,等李渊起兵后,这可怜的娃就将会被害死。
苏启在大兴城住了下来,他需要先摸清楚情况,再做安排。
鲁妙子设计的“杨公宝库”是在地下,开启宝库的机关是跃马桥上六根龙柱,白日间经过桥上的人多,去开启肯定不好,晚上城中又有隋军巡逻,所以得寻一个好时间,想办法不那么引人注意。
而且,开启时,地下机关运转,会造成地面震动,有可能会被人察觉到,进入宝库的入口也在别人家园子的井里,总不能光明正大跑进人家园子,然后“扑通”一声跳下井吧?
这些都需要苏启先观察,收集好情报,做好相应准备。
人教在大兴也有间谍,给苏启提供了不少的情报,但苏启还是决定自己多看看,多观察再说。
跃马桥旁边有一座无漏寺,按照鲁妙子给苏启的讲述,这座无漏寺是他专门修建,用来给整个宝库通气的,而宝库入口则在一座名为西寄园的庄园中一口井里。
苏启观察了好几天,摸清楚了跃马桥周围的环境,城中隋军的巡逻路线和时间,西寄园现在的主人是谁,里面情况如何后,准备开始行动了。
他选择行动的时间是在夜晚丑时一刻,那时已是深夜,桥上不会有什么人,夜里巡逻的隋军也还没巡逻到跃马桥,他还让城里的人教间谍与他配合,在那个时间放火烧西寄园东门制造事件,吸引西寄园中人的注意力。
由于考虑要到宝库入口在水井中,还可能会面对封闭式缺氧的环境,以及宝库中各种危险的机关,苏启将他那套从原世界带来的航天服一样的装备带了过来,还带了高爆炸弹以备被困在宝库,没法出来,除了没把核弹带上,可谓是全副武装。
晚上,时间到了,苏启并不是穿着这像外星人(在古人眼里,你穿个航天服,不像外星人才怪)的一身直接大摇大摆地跑到跃马桥,而是从水底神不知鬼不觉地游了过去,到了桥底后才冒头上桥,然后启动六根龙柱,打开宝库机关。
六根龙柱被苏启启动后,整座桥和周围的大地忽然轻轻颤动起来,这种颤动并不大,但持续时间有点长,如果有人在此,说不定都能感受到,更休想瞒过那些高手的感觉。
“咦?”
在苏启启动六根龙柱后,地面的震动果然引起了人注意,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无漏寺主持——大德圣僧!
这位佛门高僧,诸位看官可能不熟,但这人真实身份,大家一定很熟,这家伙实际上就是石之轩,大德不过是他的化身马甲之一!
这年头,佛教队伍扩充过大,果真是阿猫阿狗都能当圣僧,连魔门头子都混进佛门队伍,还成了高僧,简直因缺思厅。
石之轩本正在方丈室静修打坐,突感地面颤动,这颤动并不大,但对他这等高手而言,那是非常明显不过。
“地面在动?这像是有机关在地下开启!”
石之轩眼里冒出精光,他纵横江湖这么多年,经验之老道,瞬间便判断出这是地下机关被人启动才有的现象。
“地下有机关?!”
石之轩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重点,他本是才思敏捷之人,立刻想到了多种可能,四个字自他脑中冒了出来——杨公宝库!
想到此,石之轩坐不住了。
“杨公宝库”对其他人来说,最重要的或许是可以为他们争霸天下提供兵器、财宝、粮食,可对魔门中人而言,这宝库最重要的却是那一枚“邪帝舍利”!
若说魔门中谁最想得到“邪帝舍利”?
肯定是“邪王”石之轩!
其本一代魔门天骄,可因碧秀心而使得心灵有了破绽,导致精神分裂产生双重人格,时而是谦恭君子,风度翩翩,时而是杀人邪魔,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
精神分裂让石之轩痛苦了十多年,他早想治好自己,这“邪帝舍利”便是他最好的机会!
喜欢时空冒险传奇请大家收藏:时空冒险传奇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