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客气话,其实所有读书人基本上都是这么说的,卓知远自然也不会去在意,只是觉得慕容眈气度非凡,若是机缘到了,说不得也是大圣贤。于是卓知远便开口说道:“高论倒是没有,不过学生倒是有个小问题想要请教先生。”
“哦?”慕容眈眉毛微微一挑,“公子但言无妨。”
卓知远一拱手,站起身来:“天道有一,一分为二,始有三。有三则万物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天道便是天地之规。所谓无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方圆既成,这规矩也便可随之而破。不可拘一而为之。若无破矩,则一始终是一,却是无有天地之分了。而古往今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则已百姓为刍狗,天地圣人不过如是,这人之初却又如何本善?万物生长,由一化二,再至繁多,终究耄耋老去,尘归于尘土归于土,万千变化终究又落回为一。是以天道本当循环,周而复始,方才是万物本源。始便是终,终便是始,无非一个圆而已。这圆便是天道,唯有打破天道,方可成就圣贤。是以,人之初本有恶有善,不可一概而论。先生以为如何?”
一席话,说的云里雾里。却是将卓知远这些年所有的体会都粗浅的涵盖其中了,慕容眈听得一愣一愣的,自然是无法明白的,但是卓知远也并没有多言,只是说完之后便含笑看着慕容眈,见其半晌都不开口,便自行站起身来,深深一躬到地,告辞而去了。
卓知远离开之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慕容眈才仿佛从恍惚中终于惊醒了过来,再到门口去看。卓知远早已带着剑仆飘然远去,慕容眈虽然还是难以理解卓知远话中的含义,但是他也是极为聪慧之人,何尝听不出卓知远这根本不是在请教他什么,而是在指点他一些什么。并且卓知远话里的含义深远悠长,若是无德之辈,听到这番云山雾障的话,自然是以为卓知远疯人疯语,不过一笑哂之。而慕容眈也是德才兼备之流,没有取得功名并非他无能,而是没有致仕之心,又怎么可能听不出卓知远这番话里的悠远意境?
“卓公子……不,卓先生大德大才,慕容眈谨受教诲。”对着敞开的大门,慕容眈也突然深深一躬到地,这其中缘由,却是不足与外人道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不过一个圆,所印证的也不过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卓先生怕不是神仙下凡,特来指点于我的吧?”虽然卓知远用心良苦,可是世人却仍旧处于蒙昧之中,总以为神仙便高人一等,却不知道,所有的神仙也不过是力量强大的凡人罢了。
卓知远却是不管这些,他也不会知道自己今日对慕容眈这一番话语,倒是让大胤皇朝从此以后又多了一名开宗立派的学问圣贤,后来卓知远对慕容眈所说的这番话,也都被慕容眈消化分解,写进了书里,以至于流传千古。
带着剑仆,卓知远一路向着西北而行,虽然没有展开身法,但是这二人却也不似其他的书生秀才那样走不多几步便要歇歇,两人虽然走的并不快,但是一路不停,倒是也没用多长时间。便已经来到了大胤皇朝境内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勉州城。
勉州城人口百万,可是每日在城中停留之人却足有五倍之多,足见这座城市的繁华了。
看着街道之上摩肩接踵熙来攘往的人流,卓知远感觉到了极为浓重的人气。以他现在的领悟,当然知道人之气乃是万物生长之根本,仙界的那些神仙们,之所以力量足以毁灭整个凡人界,却绝不敢对凡人界有任何的干涉,就是因为一旦撼动人之气,所有的力量将不复存在,仙界也好,欲界也罢,终究也会灰飞烟灭。人之气乃是世界之根本,这是绝对不能撼动的。
是以,无论是天地灵气,还是芥子元力,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从人之气幻变而来,只是代表着力量的不同层次罢了。
而今这勉州城之中,人气极为丰沛,对于卓知远这样的修炼之人,其实是再好不过了。
一直以来,修禅都有个误区,似乎所有人都觉得修炼应该远离尘世,方可拒绝万千诱惑,方才能断七情斩六欲,从而直达飞升。可是,纵观古往今来那些飞升之人,又有哪个不是出世入世来来回回好些周折的?之所以寻个清秀之地,闭关数年或者数十年,修持便可大涨,其实,涨的只不过是实力而已,这些人早在尘世之中的时候,心境便已经提高到足以进化修持的程度了,所缺的无非只是肉身的淬炼,这一点,除非是在战场上,否则在普通的凡人界里,却是无法淬炼的。因而,看起来似乎是闭关帮助那些人提升了修持,其实,他们若是找人对抗,反倒是修持会提升的更快。但是修炼一途殊为不易,稍有不慎便会被人打至灰飞烟灭,而凡人至少可以进入轮回,其实是生生不息的,因而也没有人敢如此冒险,明知道与人对抗实力提升更快,却也决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去提升修持。尤其到了修炼的后期,修炼本身都会有生命之危,谁又敢去找人来对抗借以淬炼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