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白玉堂在拔汗那的坚持为狄青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现在的战争可以说是进入节点,双方都在按照自己的打法来进行,这个时候谁能得手,谁就能把战争的节奏掌握在手中。
陈元要做的就是保证前线的物资。阿拉伯人已经把道路都封锁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陈元就可以闲下来。这个世界没有打不破的封锁,只是陈元要想一些其他的办法而已。
这一段时间宋朝一直和黑汗的一些小部落保持着接触,这些小部落虽然大多也根本阿拉伯人出兵了,可那也就是因为惧怕阿拉伯那庞大的实力,同样他们也惧怕宋军。
在两个大国较量的时候,这些小国家往往会采用一些摇摆不定的战略,避免自己成为大国交锋的牺牲品。就像现在的回鹘边境有许多头人都和阿拉伯人保持着一定接触一样。
那些黑汗的部落总会个宋军留下一丝余地,只要陈元工作做的到位,还是能走过去一些的。同时,这些部落带来的消息已经成为了陈元得到拔汗那那里情况的唯一来源。
他们的要价是很高的,物资走他们的路上走一下,过路费几乎是整个车队的价值。还有,那些部落的头人任意的抽取其中的份额,他们相收多少收多少,想留下多少留下多少。
往往运送一千斤粮食,到了前线宋军的手中只剩下不足三四百斤。即便如此,拔汗那地区的粮食还是一粒都送不进去,更不用说那些战斗消耗的补给了。
陈元看看面前这一堆没有送进过去的物资,眉头皱了起来。卡迪尔汗还在责怪狄青,但是陈元已经能体谅狄青的难处了,回鹘人和吐蕃人根本不愿意去为打通补给通道付出鲜血!
这些人的心中现在怎么想的陈元非常清楚,首先,他们想从战争中得到好处,他们想击败黑汗帝国。同时他们又害怕一旦宋军的势力进入西域,会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失。
所以这些人一面鼓动着宋朝和阿拉伯打,叫喊着无条件的支援宋朝,实际上,他们的支援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根本不愿意豁出去和阿拉伯分出一个高低。
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宋朝击败了阿拉伯,但是本身元气大伤,也无力经营西域。他们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国家更是如此。陈元深深明白这个道理,狄青是对的,宋朝想要重新进入西域,绝不能以别人的肩膀作为基石,宋朝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桥头堡。
他的眼睛看着卡迪尔汗:“大王,前线的事情你放心好了,我们有把握的。”
陈元的话刚刚说完,一个回鹘武将忽然疾步从外面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说道:“大王,宋军来信使了!”
陈元一听非常的兴奋,整个身躯顿时弹跳了起来:“再哪里?”
卡迪尔汗也站起身来:“快带上来!”
这次的信使是狄青派来的,根本没有拔汗那的消息,因为狄青也不知道那里现在战况如何。他只是估计陈元要来了,所以给陈元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上说了狄青大致的部署,已经对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部署。
这个计划已经和在中京的时候狄青说的那个计划有很大不同了。狄青告诉陈元,塞尔柱突厥人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悍,现在的突厥现在不是唐朝前期那个能够撼动大唐边疆的勇士了。
他们靠着出色的战略打赢了阿拉伯人,但是他们脑袋中的那些战略战术,在面对宋军的时候,他们明显底气不足。狄青告诉陈元,他有把握打赢这一仗,以最小的代价。
可能这裏面狄青安慰自己的成分在裏面,但是陈元还是笑了,看完第一页他的心中轻松了许多。
第二页上面狄青说的是以后的计划。重新进入中亚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狄青的计划中,这个战略的完成可能需要十年。在十年之内,不光是在军事上,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也要让中亚彻底成为大宋这边的帮手。只有如此,日后才能利用朱罗国,阿拉伯,塞尔柱突厥,以及西方的那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为宋朝谋取在中东的霸主地位。
十年之内,狄青计划进行五次战役,目前打响的以争夺拔汗那为目标的战斗只是第一阶段。宋朝在这个阶段要完成夺取桥头堡的任务,同时尽可能的重创那阿拉伯的部队,打击他在黑汗的声望。
现在已经快做到了。狄青说,等这次战斗完成,他会亲自回来一趟,协调藩属国的部队,马上准备第二个战役。
在半年之内,宋军将以肢解黑汗帝国为主要任务,狄青的意思是把现在黑汗帝国的领土一部分交给回鹘,吐蕃,一部分让他们独立,成为宋朝的番薯。还有一部分必须留在宋军自己的手中,变成大宋远离本土的“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