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屡次进谏——姚璹[shu](1 / 2)

史事讲将2 徐夏半生 1024 字 2022-12-30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史事讲将2 ”查找最新章节!

姚璹,字令璋,吴兴武康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制,授夏官侍郎,贬为桂州长史。检校吏部侍郎,迁尚书左丞、同平章事,参议朝政,升任纳言,负责督造天枢。总管嵩山封禅,督修明堂,加任银青光禄大夫,因事坐罪,降为益州长史,迁地官尚书、工部尚书、西京留守。告老还乡,晋封伯爵,去世时获赠越州都督,谥号为成。

年幼时既父母双亡,因独自一人照顾弟弟妹妹被时人称道,博览群书,很有才能,参加经科考试中选。多次晋升后任太子宫门郎,与司议郎孟利贞等人奉名撰写《瑶山玉彩》一书,书成后,升任秘书郎。武后专政,姚璹升任夏官侍郎,因堂弟姚敬节参与徐敬业之乱,姚璹被贬为桂州都督府长史。

当时,武后喜好符瑞之事,于是姚璹跑到岭南,遍查山川草木,只要名字里有“武”字的,都把它作为承应国姓,一一列表上奏,武后十分开心,召他回京做天官侍郎,因善于用人被当时的人称赞。

姚璹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左史、右史虽然要在仪仗下承受圣旨,但谋议却在史官、谏官退朝后密奏,均不参与谋议。姚璹认为帝王的决策训导,不可没有人记述,如不叫宰相得知,史官也无法记事。于是,上表请求史官、谏官退朝后所商讨的军国大事,应有一名宰相专门记录,叫做《时政记》,每月封装送往史馆,宰相撰写《时政记》就是由姚璹开始的。因犯错被转任司宾少卿,不再参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