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做,王况拐到书房,提笔写了一封信,交代林家铺子,以后有安息商人来说要买辣椒酱,不要他们的钱,也不要他们的其他东西,就只要那种叫做卡法的豆子,十斤卡法换一斤辣椒酱,其实这个价格对安息人来说并不亏。
咖啡虽然传到西方是几百年后的事情,早在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比大唐还早一千多年,就已在荷马的史诗和阿拉伯许多传奇故事里出现了,不过这个时候不叫咖啡,而是叫卡法,是因第一次发现咖啡时那个所在的小镇叫卡法而得名,后来慢慢的传成了咖啡的音。最初咖啡是被人当做刺|激性药物和胃药来使用的,比如说想要刺|激某人的生命力了,就给他灌一杯,并没当做日常的饮料来用(公元500年,卡法的牧羊人卡代尔第一个发现了咖啡具有刺|激性作用,从此这个作物就被称为卡法;525年,第一株咖啡树在阿拉伯半岛种植;十八世纪,才有了咖啡这个名称)。
别看后世国内的咖啡豆卖得那么贵,最差的也要上百元,好点的几百上千,但在海外,一般的咖啡豆比最普通的茶叶还便宜许多,而现在安息人并没大量饮用咖啡,其价格必定没后世那么高,比起现在已经降到一贯钱一斤的辣椒酱来说,十斤换一斤,已经是很公平了。
当然王况这是以在长安的辣椒酱价格来定的,要是以在建安现在两三吊钱就可以买一斤的价格来说,王况当然是占了大便宜,反正每次从长安来建安拉辣椒酱去买的车队,基本都没装满的,许多还是空车到的建安。
长安的辣椒酱销量一直很大,而且是一年一翻番,程处默他们在长安种的辣椒卖都卖不过来,哪里有那工夫去晒辣椒酱,因此辣椒酱每年还是从建安这边发运过去。
也有不少安息人买了新鲜辣椒去的,意图从裏面得到种子,也或许,他们也已经得了种子去,现在的长安,种辣椒的不光是以林家挑头的几家了,基本上朝中众官员或是家里有富余地的人家,都种了辣椒,也有人是将辣椒晒干了来卖的,但辣椒酱的晒制工艺,依旧是只有建安富来这边才有,并没流传出去。
不是没人想着要学辣椒酱工艺,但是现在辣椒卖得比辣椒酱便宜不了多少,而且天天都是供不应求,主要都还是西域来的客商采买得多,长安种辣椒的人就这已经赚的不少,自然不会太着急着想学辣椒酱的晒制,只有等到以后辣椒种植进一步推广了,市场达到饱和了,才会想起这个来。
这和大唐的烹饪法子没有外传有很大关系,辣椒在手,可煎,可煮,可烤,甚至有爱吃辣的,学了当初王况炸青菜的法子炸了来吃,因此辣椒酱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冬春两季没新鲜辣椒买而又不大想用干辣椒后的一个补充而已。
但对番外人来说差别就很大,西域迄今为止,烹饪手法还是单一,只有煮和烤两种,不能完全的发挥出辣椒的香来,故香味扑鼻,又略略带点酸的辣椒酱就成了他们的最爱,因此但凡是从长安返回的西域商人,都会带许多的辣椒酱回去,在长安卖一贯一斤的辣椒酱,到西域去就能翻好几倍去。
要说安息人这几年里可是被王况给坑苦了,以前他们来长安的时候,还能带些璃制品来长安卖,而且能卖不菲的价钱,但自从王况改良了烧璃新法后,李老二对朝臣赏赐就越发的大方了起来,以前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得到璃器的赏赐,现在好了,李老二一高兴,那么哪怕是城门官也有机会得到。
曾经就有一个城门官,有一次李世民微服从皇庄回来,进长安的时候,恰是那个刚从外地托人使了关系来长安当城门官没两天的家伙当值,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之前又没见过皇帝的,自然就把火烧到了出门从来不带路引啊什么其他凭证的李世民身上,结果反而是因祸得福,得了李世民的嘉许,说他不畏权贵,谁都敢拦了下来要查路引,赏了他一对璃瓶儿。
新璃比起安息人带来的璃器不仅个头大许多,而且也更透明,更纯净,所以那些安息人带来的璃器价格是一路下跌,到了最后达到无人问津的程度,他们反而要从长安收购璃器运回去卖了。
安息茴香这两年倒是沾了不少王况的光,销路增加了不少,可再增加,那不过是香料而已,用量不是很大,而且安息茴香的味道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烤肉的时候洒一点就够,比起璃器这个最赚钱的商品来是没法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