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木小郎君(1 / 2)

食王传 小灰雀 1542 字 1个月前

在给大家讨论的话题里,李世民还隐瞒了一点没拿出来,这是王况再三要求的,理由是涉及到今后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上百年的西南安定。

而且由于王况所说的实在太过骇人听闻,即便是前面和麦芽糖有关的验证都证明了王况是正确的,但李世民对这最后一条还是将信将疑。他决定还是要派了心腹之人亲自去验证一番才行。

王况所说的就是和高原反应相对应的平原反应,平原地区的人上到海拔三千米左右以上时,就会因缺氧而发生高原反应,这也恰恰是大唐立国以来几次和吐蕃的交战只能采取守势的原因,大唐的军士,如果都上到高原,战力还不足原来的一成,和吐蕃兵在高原对阵,基本是完败。

平原反应俗称醉氧,与高原反应的症状也有些相似,主要就是从高原下来的人,到了平原由于氧气的供给突然加大,可能出现: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如果体质不好的甚至会出现血液、心、肺的长久性异常改变。

作为穿越人士,王况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他不可能说自己知道,只是说这是推测。

“凡天下万物,必定张驰有度,过尤不及,此所谓物极必反。寻常人等,若是平日粗茶淡饭,少有荤腥,使其骤然多吃鱼肉,其人必定数日数十日内倍感不适,反之,若是平日多吃鱼肉者,使其骤然远避肉食,亦如是……若此法能得以验证,则对吐蕃可诱敌深入,围而一举轻松歼灭。”李世民的脑海里一直在闪烁着王况的这段话。

李世民虽然是礼佛,但那只是为了报答五百僧兵救过他一命的份上,而对佛门在大唐的扩张大开绿灯。但骨子里,李世民和他老爹李渊一样,都是通道的,甚至一直到晚唐,皇族信佛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还都是通道。

王况的话和道家的基本理论不谋而合,深深的打动了李世民那颗隐藏在心底里的野心,而且,王况又是从饮食方面来做个旁证,加上李世民自己的经验,这个说法其实已经是信了大半的了,但事关重大,不得不小心谨慎,因此在事情定了下来之后,李世民将长孙无忌给留了下来。

“辅机如何看王建安的建议?”李世民在把王况的意思又复述了一遍之后,问到。王况的那一页说明,他还是不肯给长孙无忌看,因为裏面很明显的,王况隐隐的也将长孙家也列入了可能会觊觎林家利益的一群人中去,不是李世民不相信长孙无忌,是他不想因此而引起长孙家和王家的猜疑,这都是他不容许折损的臂膀。

“陛下,若是此法可行,则大唐西南无虑矣。王建安行事决断均有可考,前此有对吐蕃兵源的详细判断,又有对吐蕃野心的揭露,均已经得到验证,加之对于琥珀糖的应用,陛下也是看到了的,故,某以为王建安的话可信,但为求稳妥,某愿为陛下去做这验证。”

长孙家有不少的族人在外从商,而且都是借了管家的名头进行的,这一点李世民清楚的很,长孙无忌也从没对李世民隐瞒过,因此若是由那些表面上和长孙家无关实际上却是长孙家的行商们去验证,确实是最为保险和稳妥的办法,而且这只是要验证一下在高原地区久呆了的人到了平原后的反应,用不到兵士,普通人就可以做到,而且还不会引起吐蕃的戒心。

如果这个设想得到了验证,那么今后大唐对吐蕃基本上可以无视。

首先,吐蕃因其地处苦寒,别看所占地盘颇大,但大多数的地方却是不适合居住的,又没耕地,西藏地区在后世的时候才二百多万人口,还是在大力扶持政策下的,青海在后世也不过五百多万人口,两个地区加起来差不多就是现在吐蕃的地盘,人口远没有后世福建一省的一半,而现在的建州,汀州加上福州人口不过才三十多万不到四十万而已,还是在王况的几年经营才有的成果,其中建州就占了一半的人口,据此类推,王况可以肯定土蕃人口绝对不会超过三十万,扣掉老幼妇嬬,能有十万兵就不错了,而整个吐蕃地盘大,这十万兵一分散来来,就根本不够看的。

以往大唐对吐蕃作战,都是迎其锋芒而上,而吐蕃兵,因为从高原下来一路挟勇作战,氧气消耗自然是不小,所以平原反应显现不出来,而一旦他们停下了冲锋,必定会有至少好几天的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