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五天,连日降雨导致江面水位上涨,冲毁王府岸边的五座水车,大雨中赵四等一众工匠闻讯从家里赶来,披着蓑衣来到案边要补救,想抬高剩下水轮,被李星洲阻止,因为这样太不要命,一不小心落水根本没得救。
当晚,又有三座水轮被冲毁,等到七月初,大雨停歇,王府有十二座水车被冲毁,残骸也不知道冲到哪去,剩下的也有部分也出问题,最后还能正常运作的只有二十五座。
四十二座,一下子减少到二十五座,王府这个庞大的工厂,一下子机能停了四分之一。
李星洲也被吓得一下子从雨中里惊醒,这对王府来说也是大损失。王府调动所有工匠紧急抢修
另一边,同病相怜的还有城西百姓,如今雨后,城西完变成水乡泽国,下水道阻塞,满街都是恶臭熏天的地下污水,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这时李星洲才再次意识到迁府的重要性。
之前他就想过,潇王府并不是最合适的工业区,因为周围人口比较多,而且河水不是可控的。
理想的水力系统最好是人工的河坝,这样一来水流大小,水位都会变得可控,只要利用闸门就能控制。这也是后世崛起的工业国家使用的办法。
自然水源好处是资源充分,方便,坏处也在这次大雨中体现出来,不可控,不可预测,要是再多下四五天的雨水,估计王府部水车都难以幸免。
李星洲早就看好地方,就在王府后山东北那块,那里靠着北门,远离人口稠密区,可以开凿水道从大江引水,而且出北门后就是王府的造船厂,还能和王府后山的工棚连成一片,十分方便。
开凿水道可以用火药开山破石,不难,问题在于他没有水泥
没有水泥就意味着造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少说也要十几年的时间。
这不是开玩笑,在没有水泥的古代,建筑上最高级的粘合剂就是糯米水,而且粘合能力有限,于是只能靠打磨石料来增强建筑强度。
打磨材料,将石料打磨成方方正正的形状,本来就是最费时费力的一环。
这样建新王府,建一个新工业区,等建起来都是十几年后的事了。
李星洲尝试过自己煅烧水泥,之前他叫诗语买石灰石就是为此准备的,可他灰头土脸带着祝融和铁牛忙活好几天,结果烧出来的灰白粉末完不是水泥,粘合性和水泥没法比,十有是温度根本不达标。
现在,只能老老实实的叫人修复水轮,快些恢复王府运转。
大雨过后,李星洲这几天闲暇下来,也去拜会了许多人,比如德公、何昭、毛鸾等,因为德公告诉他,这些人在朝堂上为他说过话。
王府的遂发枪和火炮不断装备新军,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千人的火枪队,外加轮车火炮六十门,严毢跟着狄至住在城外大营,每日训练新军。
北方辽人南下的战报每过几日就来一次。
最新的一次是在下雨之前,因北方暴雨,辽人大军在南京附近扎营,无法前进,不过估计雨后天晴之后便会接着南下,魏朝仁预计七月中旬会兵临城下。
南方也开始下雨,道路中断,再没有北方战报。
于是朝堂上再次紧张起来,皇帝频繁召集众大臣议事,因为完全不知道北方是个什么情况。
李星洲则在王府里想着王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