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捧高他(1 / 2)

儒家学说发展比较完善,经历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孔子主要讲仁爱,孟子主要讲正义,荀子讲自强。

孔子的仁爱和荀子的自强怎么讲都无所谓,因为爱和自强,怎么说都不为过。

可孟子的“正义”是大问题。

朱元璋甚至大骂孟子,说他不配为圣人,想将他从圣人中剔除出去,为什么?

因为“义”就是杀,一味的爱是不行的,也需要杀,比如大义灭亲。

义的甲骨文也是一个士兵拿着武器,杀放大就是混乱、变革、动荡。

所以帝王都是怕这个“义”字。

何况孟子说的还是“正义”,所以孟子是先秦诸子中的革命派,他说如果一个君王不仁不义,就是民贼独夫,推翻他就是正义之师,没有错。

更令皇帝害怕的在于孟子承认君权天授,同时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天”,君权天授没错,天授权之前听百姓的。

所以历来帝王没有不怕孟子的,都怕这种“正义”在世间流传,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如此。

可任何一个集体都会有败类,随着时代发证,很多没有节操的儒生也发现皇帝怕这个。

可他们没传播孟子的“正义”,而是为讨好皇家,开始着书立说,刻意的利用各种理论,各种解释来曲解这个“正义”,下层百姓往往不能发现其中微妙变化,不知不觉间被灌输新的价值观。

到宋及其后,“正义”就变成“忠义”,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宋儒以“忠义”取代“正义”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悲剧的核心所在。

而现在,老皇帝显然也是怕了这正义,想要歪曲它……

……

“岳父刚才为何如此夸赞平南王。”参胜小声问。

他们进了长春殿侧殿,不过人尚未到齐,皇上也没到。

羽承安一笑,抚须道:“李星洲此人,骨子里还是潇王骨血,尚武狂躁,若让他得势,景国难安。所以我略施小计罢了。

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血气旺盛,又为人张扬,多说些好话,必然尾巴翘上天,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不会懂,所以我不过略施小计,引他上鈎罢了。”

“岳父高明!”参胜作揖。

羽承安扶住他,笑道:“看他刚刚那笑得得意的样子,想必心中也在洋洋自得,以后多高抬他,到时忘乎所以,再给个高梯,他便能自己摔死。”说着他摇摇头:“小有成就又如何,运气好又如何,还是太年轻。”

参胜也跟着点头,然后像是想起什么,眼睛一亮道:“岳父,小婿有一计!”

“何计?”

参胜环视左右,然后靠上去,小声说起来。

羽承安听着连连点头,脸上表情也越来越欢喜……

……

李星洲听得昏昏欲睡,他基本没有任何存在感,其实朝会无非讲南方安顿善后的时,不过最令皇帝担心的还是北方的消息,皇帝在上方连问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