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还未尽亮,哨兵来回巡逻,李星洲一大早就被魏雨白叫起来,把他拖到山头,指着远处卢沟对岸。
晨光中卢沟河水波光粼粼,他很快就看到远处河对岸的狄至军队的动向,看着他们的动作,李星洲一下就明白过来,狄至寻求和辽军决战的机会!
狄至摆出的阵型是大名鼎鼎的空心方阵,这是李星洲重点让新军训练过的阵型,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对抗大规模骑兵兵团。
如果说哪一场战改变整个欧洲历史,那么很多人肯定都会下意识想到滑铁卢之战。
这场大战一代天骄拿破仑的传奇陨落,也标志着称霸欧洲的法国没落,新的霸主英国崛起。
关于这场战的胜负,有很多说法,法军高层不合,支援不及时等等,但这些都是宏观上的原因,很多甚至是事后诸葛亮,牵强附会,从客观事实来看,在真正的战场上,战术决定了这场战役的胜负。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英军的空心方阵。
法国这个欧洲霸王似乎总是与骑兵有不解之缘,当初的法兰西帝国的重装板甲骑士,到拿破仑时期战场上的胸甲龙骑兵,一直都是法军主力,也是其称霸欧洲的中坚力量。
而且遂发枪的出现虽然淘汰了冷兵器步兵,但并没有立即就淘汰骑兵,因为火枪兵也是步兵,有着天生的机动劣势,很容易就会被骑兵包抄包围。
在拿破仑纵横欧中的大战中,胸甲骑兵一直是主力之一,当时的欧洲国家也难以取舍,到底是火枪好还是骑兵好?
直到滑铁卢之战中,英国的火枪兵和炮兵组合,一举打败了法国的精锐骑兵大军团,欧洲的武器发展才确定主要方向,如果这场是拿破仑赢了,可能欧洲各国也要玩命发展骑兵,提出什么“火枪无用论”之类论调了,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总之,英军的空心方阵是专门为反骑兵设计的,因为大规模作战,火枪兵注定被骑兵包围,所以必须具备四个方向都能打击敌人的能力,才设计成空心放形阵,中间垒起高地,放火炮补充火力。
同时这样的方阵每隔一段距离摆下一个,数个方阵之间可以互相支援,保证骑兵受到不只来自一个方向的火力打击。
最重要的一点,利用火枪和火炮的威力,让正面冲击的骑兵分流,骑兵顶不住正面火力,自然而然被打分流,想着侧面包抄,结果没想到侧面也被打击,慌乱之下冲入中间空地,以为冲到人堆里老子近战无敌。
结果冲入中间空地之后发现更是日狗,四面八方都是火力,这就是反骑兵遂发枪空心方阵的战术,当时精锐的法国胸甲骑兵就是败在这种战术之下。
景国北方,辽国、蒙古都有着强大的骑兵部队,西北夏国有赫赫有名的铁鹞子,女真又铁浮屠,这意味着景国将来不管与谁开战,都会面对大规模的骑兵,所以这种阵型一直是新兵训练的重点。
步兵面对骑兵是很困难的,生理上的脆弱就十分难以弥补,像夏国铁鹞子那样的全副武装到牙齿,人马披着冷锻甲,用锁链链接人和马的的重骑兵,从出土文物来看,马甲加上人的铠甲再加武器,重量就达到150斤左右(不是公斤)。
在加上人的体重,铁鹞子都是精锐,是羌兵中人高马大,体魄强壮的人,往少了说也是150斤以上,加上马,世界上最大的马种有1200公斤左右的,没错,一吨多!
而最小的成年马也是200公斤左右,马匹平均重量在0.5吨到0.8吨之间,加上马具,人,铠甲和武器,也能达到半辆小汽车的重量,想象战场上千辆小汽车迎面重来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