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台上说着,台下的杨米突然惊叫一声,对身旁的陆雨驰说:“他都有儿子了?”
“你一个当演员的问这个问题,你不觉得很傻吗?刚才还‘你猫哥变魔术如何如何’呢,现在又计较他在台上‘有儿子’了?”
……
再说台上,别看王小猫和于大谦在那争着谁儿子、谁兄弟能唱郭小铁刚才唱的这三段,可他们俩争了半天——说到跟上都是嘲讽郭小铁。
郭小铁天津卫长大的娃娃、自幼泡在曲艺行当中,观众倒也是笑着,可年代久远、又不全是老天津人,未必明白王小猫和于大谦说的这个版本是在致敬赵佩茹和马三立,但郭小铁听着明白、听着也过瘾。
马派相声——尤其马老在台上,不懂的外行觉得啰嗦。就算是少马爷上台,没那么多闲话,可也绝不急于“抖包袱”、节奏掌握非常稳。
总之铺垫、稳——不等于废话,都是为了相声服务。
就像这段《扒马褂》很多人演过,无非是腻缝演员唱了三段后都被接上来了、恼羞成怒要走,才引出了逗哏要扒他的马褂。
可是到此不过是个“垫话”而已,后面才是逗哏的吹嘘自己、腻缝这位帮他圆着大话的“正活”。
马三立、郭荣启、赵佩茹三位老前辈这个版本为何经典?不说后面“正活”的功力实在精深,前面腻缝的郭荣启唱完、被接上来了,逗哏的马三立和捧哏赵佩茹演员对他是极尽嘲讽,这给他恼羞成怒要走——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就是马派相声没废话的体现,这是为了让后面的“包袱”能更响、也让进行中的剧情更加合理。反观有些演员演到这里就省事了,简单几句,嘲讽得不算深,腻缝演员再“发脾气”就显得有些突兀。
赵佩茹为什么被行内公认为“顶峰”层面的人物?
除了捧逗俱佳、善演单口、功力深厚且全面之外,他捧哏时候不但对节奏掌握得很好,“包袱”抖得既准又响,还能把一个“包袱”不断升华。
就比如当年马三立一句“我们老兄弟八岁就会这段”,已经是嘲讽郭荣启、已经博得了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了,可赵佩茹一句“我儿子四岁就会”又让笑声和掌声更加升华。
马三立是业内敬重的相声泰斗、赵佩茹是公认的相声大家,而郭荣启是寿字辈高人——相声八德之一、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的高足,这三位成名在天津、生活在天津、工作在天津,他们都给中国相声留下太多经典了。
作为一个天津相声演员的郭小铁,他更喜欢、也更加懂得马派相声,同时他又是赵佩茹的徒孙,想想几位老前辈,他听王小猫和于大谦说着——过瘾的同时,也有些惭愧。
马派相声——有些观众觉得啰嗦,其实没一句废话,可郭小铁近些年的相声虽然“笑料”密集,他自己却明白全是废话。这就是为什么观众听了当时能乐、他能以此赚钱,却连他自己都明白这种相声不值得回味的原因。
听王小猫和于大谦致敬着前辈的版本,触动了他、他也想这么说了。要说前辈留下的本事对后人是一笔财富,那前辈的精神就是无价之宝,因为它太能触动人了……
喜欢谁难受谁知道请大家收藏:()谁难受谁知道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