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晁门喜讯(1 / 2)

槊蟒记二 泓烧鸭 2500 字 2022-12-28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至于那几个水手…”

焦烨抚颔思虑了一番后答道,“年纪都大了,又皆是宫城本地人,而且也都不会武功,本就与他们这帮钦差没什么牵扯。只需随便派些人恐吓、警示一番即可。”

“明白,宫主!”

“明白,宫主!”

众焦氏长老听罢,纷纷作揖答应。

“嗯,那就好。”

焦烨挥挥手道,“既如此,诸位长老们就请回去吧,我还需调息休养一阵,之后便会自行返回火龙宫了。”

“是,宫主!”

“是,宫主!”

众长老应罢,便一一转身走开、而后从房门出去了。

……

适才已离开了的王伊宁、武浩、安雅三人,为摆脱这群长老们的注视,皆在下楼后未回自己房间,而是出了客栈洛家楼。走到外边宫城的大街上,在这个朝阳初升的早晨,漫无目的的散步,穿梭于人群当中。

为摆脱火龙宫耳目持续的跟踪与监视、三人还走了很长一段路,直到确认过四周都没有穿赤衫的火龙宫弟子后,三人这才随便找了个茶摊坐下,点些东西先饱腹小憩。

凉棚下,小桌边。

只见三人正围坐着,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谈着刚才的事。

“喂,伊宁,你说啊…那焦宫主适才那一番话,是真是假?”

武浩看向伊宁道,“我听着可不太像真,哼,他应是早已对我们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想除掉我们了。我听着那些,只像是敷衍推托之词而已。”

“那还用问么?”

安雅摇了摇头、并也看向伊宁,“我们去过火龙岛,且还全身而退的回来,他怎可能留我们活着?”

面对二位伙伴的询问,王伊宁自是神情凝重无比。

思虑片刻后,王伊宁便答道:“说的是啊…你们也知道了,眼下他的话语…是真是假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整个宫城,皆是火龙宫的地头,到处是他们的眼线与手下。我们能否保全自身?我们能否有命离开?”

“所以,阿浩,安姐姐。接下来在宫城的行动,我们便要更为谨慎才是。”王伊宁看着二人道,“住在客栈,我们的房间必须挨着。出门之时,也务必三人一道。这些都是很必要的。”

武浩与安雅闻罢,顿时也神色沉重起来。

“眼下,我们或许尚有圣上作为靠山。”

王伊宁继续道,“可接下来呢?圣上毕竟一国之君,总不能时刻保住我们三个小孩的。再加上他老人家年纪也确实大了…”王伊宁摇摇头轻叹,“即便有这些药,还能撑多少年,是真的说不准的。”

“对了,阿浩,伊宁。”

安雅看向二人问道,“那你们去了珲王爷府,到底有没有把药材交上?刚才的话,是不是诈那焦宫主所说的?”

王伊宁与武浩听罢,则是互望了一道。

而后,二人便皆环视四下、确认了周围附近没什么怪人后,便见王伊宁招招手,示意了阿浩与安姐姐靠过来,接着,便以极细微的声音讲起了些悄悄话。

安雅听罢,登时便惊诧万分:

“那我们还不赶紧…”

而还未待她一句话讲完,便立刻被伊宁和阿浩做手势“嘘——”叫住了,是要示意她赶紧安静下来。

也许是她安雅与吕白、劳仁关二人的交情,比之这王武二人更深厚,故而一听到了那个消息,也使得一向名如其人的她、也得瞬间激动起来罢。但还好,她及时理解了阿浩与伊宁的意思,没有造成‘祸从口出’的后果。

“不知道那帮家伙,‘面授密计’还要多久。”

见安姐姐冷静了下来,王伊宁便看向二位伙伴说道,“接下来,我们不妨先在这宫城内四处逛逛吧。毕竟接下来,我们也只能‘等’着先。”

“好的。”

“嗯。”

武浩、安雅二人皆点头以应。

不久,三少年便结束了在茶摊的小憩,结账付过了银钱后,继续散起步来。

而火龙宫的精干细作与杀手们,这时已来到三人的附近,开始跟踪起他们了。

然而所幸,三人多数时候皆活动于人员密集的地区,加之三人每时每刻皆是谨慎无比,总在不停地环顾四周,并且手也随时搭在身上的兵器附近。再加之杀手们即便接下了命令,却也忌惮于那个会软骨功与毒功,且两臂上能长出蛇鳞来的家伙,皆知晓他曾在正面对战打败过焦宫主,便也一直不敢强行出手。

于是,三人在宫城的一路散步便也都十分‘安全’,未出什么意外。

……

时间就此流逝,直到午时。

渚州衙,管理整个渚州的地方。

‘渚州衙’三个字的大匾立在正门上方,凸显一股威武之气。

匾下门前,可见两排装束统一、表情凶煞的士兵们相对而站着,一直排列延伸到州衙之内,每个人手中的木杵皆擦得锃亮。

之前衙中,本是安静无比。

一上午过去,虽不断有人群经过,却是都没什么人走进其中来。

而就在此刻,却可见到一辆两匹马拉的车轿来到衙前,驾车之人“吁!”一声号令、拉住缰绳,将车停了下来。

两旁的士兵们见状,却是目光纷纷被吸引了过来——

随后,只见从车轿上,一名头系发髻、身着淡色长布衫、手持一纸折扇,一副儒雅随和、书生秀才模样的男子掀开了门帘,下了马车来。“丹伯,你先回去吧。”而一下马车,书生便转回身去、向驾车人持扇恭敬行了一揖。

驾车人‘丹伯’点头以应后,便“驾!”又一声呼喝、抽动缰绳,驭动马车就此离去了。

而后,便见书生转身过来,唰地一声,展开了折扇来、在身前轻轻摇动。

目露微笑,嘴角轻扬,看向衙门内。

两旁的士兵们见了他既不疑问、也不阻拦,却是也纷纷微笑,点点头打招呼之类。

“阿浩!——”

正此时,便闻是一道由正门往内,衙门公堂之中所传出的喊声。

只见是个坐在桌后的,披盔戴甲、腰挂长剑,身形壮硕、面相英武俊秀的青年男子站起身来的呼唤。而后,便见此人站起身来,离开桌边,一路从公堂之上走出,兴高采烈的来到衙门正前、迎接起这个书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