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明革实辞(1 / 2)

槊蟒记二 泓烧鸭 2631 字 2022-12-28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翌日,腊月二十四。

上午巳时,皇城大殿内。

今日适逢大朝,皇城禁卫、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等数十上百来人,此时皆微微俯首,站满在了金毯两侧。

题有‘武安天下’四个金字的黑底大匾,依旧在大殿尽头高悬。

匾下的龙椅上,此刻是空荡荡。

而除了皇上外,每逢大朝必到的太后,今早却也迟到了。

殿内群臣见到这些情况,不禁开始各自细声议论了起来…

在高台下的一处立柱前,那位外披一身白纹黑氅、内穿一件白丝长袍,腰配令剑,顶戴高冠,手持长槊的少年国师‘王伊宁’,则正扫视着殿内群臣,两只金瞳间散发着令人战栗的威严与霸气。

凡目光所及之处,见者皆立即嘘声。

见朝会人员皆已来齐,可皇上与太后却仍未到,王伊宁心生疑虑,遂走出来立柱边,往高台后方的侧门步去,而就在这时:

那名昨日在自己府上出言顶撞的太监‘小黄’,却是怀里捧着一卷金色封皮的帛书、躬身趋步迈了出来。

也正是在此时,整间大殿的目光都汇聚到了此处。

“…你?你来做什么?”

王伊宁显出一副对其厌恶无比的脸色问说道,“还要我提醒几次,内侍太监不得议政?还有,皇上他人呢?不知今日是大朝吗?”

见到此人,王伊宁自然再难有什么好心情。

不过自己既做好了今日辞职的准备、便也懒得与之计较了。

“禀王大人,皇上龙体微恙,临时决定前往后宫探视皇后娘娘与皇子殿下,并嘱咐由您来主持朝会。”

“这一封是皇上的诏令。”

小黄将怀中圣旨递出去,同时答说道。

王伊宁一把接过圣旨、便直接在手中拉展开,微眯着眼先阅读起了上边的内容来。

“呵。”

然而,令‘太监小黄’出乎意料的是,王伊宁在看完圣旨后、居然没有任何惊讶或诧异的反应,甚至都不曾质疑,相反,只是轻嗤了一声而已、便将之收了起来。

“请王大人务必执行圣命。”

小黄特意强调道,“这封圣旨…的确为皇上亲笔所书。”

“我明白。”

王伊宁神情平静的应道,“你先莫走,留在此地一同上朝。”

“…呃,遵命。”

小黄一听、顿时心有所虑,但当下身份不得拒绝国师之命,便只有应了下来。

随后,王伊宁便转身走出了高台去。

……

来到金毯前,王伊宁面朝向了殿内百官,群臣见状,便也停下了彼此间的交头接耳,做好了上朝的准备。

“上朝!——”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殿内各处,接着,便见王伊宁转回身来,朝向空荡的龙椅,俯身双膝而跪、大拜了一道。

在其一旁不远处的太监小黄见状,当即效仿之,朝着高台作出了同样的动作。

殿顶的高帘垂下、两侧立有高柱,百步开外的文武百官们虽皆能见到龙椅上无人、皇上尚未到来,可见到即便如此国师却也照常参拜,便也随同效仿,做了与王大人相同的动作:

哗哗哗…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百人一同整齐呼出了这一句,响彻在大殿内回荡来去。

“众卿平身!”

“谢王大人!”

然接下来,则见到是由站在高台前的国师‘王伊宁’来、雄浑有力的厉喝出了这一句,而后再转回过了身。

殿下百官齐声答罢,当即也皆纷纷站起。

紧接着,便各自神情疑惑的面面相觑了起来…

“内侍太监黄氏,上前听旨!”

站在高台下、金毯尽头正中央的王伊宁没有拿出任何东西,便直接高声宣道。

高台一侧的小黄听罢,心中愈发觉得不妙,便缓缓走出、来到了金毯上王伊宁的面前,双膝跪伏了下来。

“当朝元年,腊月二十三!”

“你在陪同皇上来到国师府时,身为一介内侍太监,竟敢在皇上正与本国师议事之际,出言顶撞,污蔑本国师,还妄议朝政国事,违反我朝‘宦官不得议政’之律法!”

“现在,本国师就以皇上之名,就该罪行,处你‘斩首’之刑,即刻行刑!”

王伊宁眉间尽显怒色、大手一挥厉喝道,“来人呐!将这奴才拉下去,斩首示众!——”

“什么?!”

太监小黄登时惊慌失措的站起,殿下群臣也瞬间一片哗然。

“遵旨!”

站在宫门处的黑甲士兵听罢,当即持着长戈、踏过门槛,走进殿内,快步迈向高台的位置来,要捉拿这名太监。

小黄露出错愕万分的神情,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求饶,而只是不断地四处张望…

过片刻后,他便看向王伊宁去,眉头紧锁、抬手指向了他:

“王伊宁,你!”

小黄指着王伊宁怒喝道,“你这个居心叵测的窃国大盗!你,你是真的要将黑翳家的江山揽入手中呀!你这奸贼,你…”

砰!

还未待小黄讲完,王伊宁便直接抬脚踹出、猛击在其膻中位置,一脚便将之崩出去了数十丈之远——

扑通…

只见小黄跌落到了宫门附近,使得士兵们又不得不折返回去,才最终将其押住带走。

被带出了大殿后,小黄依然在神情激愤的破口大骂着。

直至其完全远离,那骂声逐渐消减下去,才终于平息了些殿内百官们的惊哗、也使他们转朝向高台处的王伊宁这边看了回来。

此时,王伊宁一手持着槊,依然站在原处。

刚才他那杀伐果断的态度,于大臣们而言,看着确实有些一反往常,不禁都把他们吓了一大跳…

“咳咳。”

而此刻,王伊宁则清了清嗓子,这才打算宣布正事。

在文武百官充满疑惑与敬畏的目光中,王伊宁走到一旁的立柱边,放下大槊,而后登上高台,来到了条案前。

面朝着殿内众人,王伊宁取出了小黄拿来的圣旨,哗的一声、将之拉展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