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外敌来袭(1 / 1)

叶春秋抑制不住心里的紧张和激动,将这账本放下,他现自己的手居然有些不可遏制的在颤抖,虽然对这方面有信心,可是他很清楚,任何一个差池,都极有可能惹来灭顶之灾。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等到铁路修成,等到商业继续的扩张。忙碌的日子似乎过得特别的快,炎热的夏天匆匆过去,而今已到了深秋,这短短数月的功夫,铁路已经开始修建起来,无数的铁矿石被送去了钢铁作坊融为铁水,随即开始生产出订制的铁轨,接着用载重车,运到规划好了的工地,这儿早就用枕木和碎石,铺就了路基,只需铺设就可以。而镇国府的研究院全力以赴地在负责技术上的指导,有人勘探土地,有人早就设计出了方案,那些具有工程经验的人,则是在这条即将成型的大动脉上,来回地逡巡,并且随着工程的进度,开始不断的修改着方案。好在关外的土地平整,并没有太多的高山和河流,工程的难度并不大,可毕竟是第一次施工,中途出现的乱子不少,因而研究院的这些人不得不再三地重新规划,甚至有几处施工的路段不得不重新返工。研究院的蒸汽车,也在有序地进行改进,他们一次次地实验,一次次地寻找更佳的改进方案,单单那改进的图纸,就足有十几吨重,单单一个蒸汽车,就足以成为一门学科了,以至于深入研究的人,愈只感到自己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从前无论是枪,是炮,是水晶玻璃,一个人就能了解所有的原理,甚至能够单独的进行研究,可是现在,似蒸汽车这样的庞然大物,却非要团队合作不可。中途确实遇到了很多麻烦,负责车轮的,和负责活塞缸体的可能意见并不合,可慢慢的,他们也开始学习起如何整合了。随着大量人力的出关,关外出现了难以想象的繁荣,尤其是在青龙和秦皇岛,其嘈杂竟不下于京师,那凭空拔地而起的城市,天上总是因为无数工坊的烟囱阴霾阵阵,却是焕出勃勃的生机。叶春秋在京中,显得忙碌,却也充实,他每日要看太多太多的奏报,青龙那儿的人口人满为患,需兴建地下水道,治安在恶化,所以需要招募更多的巡捕,新军需开始规划新址,因为原本在城市边缘的大营,而今却是现如今周边却成了闹市,道路需要拓宽,因为车辆实在太多,工坊里的死伤事件也在攀升,极有必要进行一些督导,学堂已经不足了,需要再建几处学堂,铁路的修建又出现了什么问题,似乎工程开始停顿,法令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下的变化,太多的新事物生,使原有的法令条文无法震慑住宵小之辈。叶春秋当初想的是一条主枝,却忽略了当往大目标实施起来的时候,事情便越来越复杂,许多的琐碎之事就随之而生,叶春秋不得不想到了一点,看来胜远国建立一个小内阁,已经十分必要了,只是眼下,却还需要再琢磨琢磨。只是这时候,一封急奏,却是打乱了所有努力下的平静。宫中火来了人,请叶春秋立即入宫觐见。叶春秋不敢怠慢,等他快步感到暖阁的时候,现几个内阁大学士早已到了这里。叶春秋和王华、谢迁点头示意,又朝杨一清笑了笑,杨一清则是忧心忡忡地和他点了点头。李东阳还是内阁大学士,只可惜失去了辅,如今却被压得狠狠的,日子想必并不好过,他只是木着脸,没有理会叶春秋。朱厚照没有坐在御座之后,而是站着,见了叶春秋来,立即声量提高道:“春秋,等你很久了,你看看,这是最新的奏报。”叶春秋没有迟疑,从刘瑾那儿接过了奏报,只细细一看,便晓得果然出事了,而且是件大事……鞑靼人袭击了通辽。说起通辽,那曾是属于蒙古诸部的辖地,文皇帝北伐之后,这通辽又属“朵颜三卫”所辖之地,大部分属“扶余卫”的牧场,这里算是辽东的门户,要先进入辽东,需经过通辽,方才可抵达锦州,最后一举进入辽东。通辽有扶余卫两万多人驻扎,能征善战的骑兵有五千多人,而且朝廷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辎重甚至是火器。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鞑靼人竟是一夜之间便将扶余卫击溃,斩万人,夺取了通辽,得了牛羊无数。便连附近一些汉人的牧场,也无可避免地深受其害,数个牧场被摧毁,数百牧人被杀。叶春秋看着,眉头微沉。虽然奏疏之中,并没有言明鞑靼人的兵马有多少,只用了遮云蔽日这样笼统的词语来形容,可是叶春秋的心头却是清楚,这个数目至少在五万以上,不然不可能如此的摧枯拉朽。而且在叶春秋看来,这是一个征兆,看来,那巴图蒙克汗是终于决心对大明大举进兵了。巴图蒙克汗是自北元之后,第一个统一了蒙古的人,并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去大漠各地,设置七八个三万户的机构,从而将整个蒙古,团结在了一起,而现在,在蛰伏和磨刀霍霍之后,他终于耐不住性子,露出了自己明晃晃的獠牙,决心奋力一搏了。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是随意而为的,显然是有预谋,而且是进行了长期的准备的。可是……叶春秋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何直到现在,才有消息?叶春秋不禁看向刘瑾,道:“刘公公,我听说厂卫派去了蒙古不少的细作,此前可有风声吗?”刘瑾顿时显得犹豫和踟蹰起来。他只得悻悻然道:“倒是派了几拨人去,而且此前,也有人一直在那巴图蒙克汗身边,只是这一次,也是奇怪,竟是全无消息送来。”叶春秋道:“这就说明,巴图蒙克汗此次军事计划的制定,极为缜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