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
即使CPU进行了更新换代,原本的程序也能够在新的CPU上运行,不至于再需要重新设计程序。
这样就能避免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这个时候有研究员提出了疑问。
“厂长,在你的设计中,CPU是一种计算软件元件,那这玩意儿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国外很多大型的实验室,然后还有研究所,他们的计算设备都是大型的电子管。”
“是啊,就连我们有线电力所的大型机内部的计算器也是电子管。”
“看你这个CPU,能够放在一个小盒子里面,这足以说明它的面积很小。怎么能满足计算的需要呢?”
不愧是专门研究小型机的研究员一眼就看出了事情的关键点。
无论是主板还是电源还是内存寄存器,他们都是为了CPU而工作的。
如果没有CPU,那么他们就是一堆废铁。
在这个年代并没有CPU的概念,也没有后世的芯片,有的只是大型的电子管。
王卫东让于莉取过一个黑板,在上面不慌不忙的写写画画。
“各位同志,大家可能知道什么是绝缘体,就像我们的胶鞋木头都是胶原体。也可能知道什么是不绝缘体,就像电线,钢铁电流可以轻松通过。”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物质叫做半导体,它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
“像咱们常用的电视机,收音机里面就是有的有半导体。”
“只不过里面的半导体起到的作用比较微弱,只起到了信号的转换作用。”
“试想一下,我们如果用半导体来模仿电子管,那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此话一出,那些研究员们顿时都懵逼了。
这年代的半导体技术还很落后。
收音机里面的半导体也仅仅是最简陋的那一种。
要想用半导体完成计算工作,压根就不可能。
要不然对面的那些研究室也不会花费重金建立电子管了。
“这这怎么可能呢?收音机里面的半导体好做什么啊?”
“是啊,他们只能处理简单的信号压焊机,无法完成繁琐的计算任务。”
“刚才那些材料上面说的有理有据的,但是到了关键的CPU部分就显得有些天方夜谭了,我觉得这个厂长有点不实在。”
刘春阳研究员比那些研究员们要更加清醒一些,他拍了拍桌子冷声说道:“大家伙都别吵了,听厂长怎么说。”
王卫东冲着他点点头笑着说道:“收音机里面的半导体之所以性能很弱,是因为他们上面的密度不够,如果我们能够加大密度的话,那么那些半导体的计算性能就能大幅的提高。最终能达到每秒计算几亿次,几十亿次,几万亿次。
”
这次话音落了,那些研究员们都没有吭声,若有所思起来。
是啊,半导体是可以无限雕刻的。只要在上面雕刻上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就能够产生奇效。这已经被物理学家们证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