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运转起来的机床,杨佑宁悄悄的摸了下额头上不存在的汉水。
而后勤处的人员,眼中都是惊喜,付出了不少,但相比起收获,赚的更多。
一时间,后勤处的众人与轧钢厂人员交流起来更加热情。
杨小涛看了眼运行的机床,随后将眼镜拿下来,又来到旁边。
这次,他并没有接手工作,而是在一旁指点。
随着杨小涛的加入,常明志等人的速度开始加快。
一众人再次将目光放到机床的组装上。
薛组长在一旁看着,同时听着王观的汇报。
她这些天对轧钢厂的实力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们有一专门负责研发的新事物的部门,叫做研发科。以前科长就是杨小涛。”
“这部门就是他组建的,当初的暖气炉,打井机就有这个部门参与。”
“而且他们的口号也是与创新有关。”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创新学红星!”
薛组长突然开口,随后感慨,“看来咱们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就这个研发部门,我们就有必要回去搞一个。”
王观点头。
而一旁的杨佑宁听了只是脸上笑着,心里却不以为然。
研发科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小涛。
没有杨小涛,研发科跟先前的技术科没啥两样,而有杨小涛在的地方,哪怕是维修,那也是全厂的核心。
当然,这些杨佑宁可不会提醒,若是将杨小涛换走了,他们轧钢厂怎么办?虽然这事不太可能发生,但就怕万一啊!
“这小子得看好了。”
越发意识到杨小涛重要性的杨怀民,心不住盘算着,怎样彻底将杨小涛留下。
傍晚时候,常明杰等人终于将机床组装完毕。
然后在众人期待的月光中开始检查。
与此同时,第一台机床的检测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后勤处派来的检测人员一致认为机床结构没有问题,设计符合要求。
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试车。
而按照计划,这些机床将会用来生产“红冲一号”检验实操性能。
对此,薛组长希望能将这台实验出来的冲床一起带走,而代价就是在物资上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在兴头上的杨佑宁也没在意这些,因为轧钢厂即将迎来第二台启明星机床。
想到其他工厂还在为一台普通机床绞尽脑汁的时候,他们轧钢厂已经左拥右抱了!
两台了,不应该是三台。
这一台也是他们轧钢厂造出来的。
“一定要三台合影,这可是代表着轧钢厂的实力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