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7 人才难得啊(2 / 2)

张庆军跟媳妇见到杨小涛等人过来,立马准备饭菜。

没一会儿,杨小涛跟刘大明几人坐在一起啃着馒头。

几人都是饿了,埋头吃饭。

张庆军的手艺越发娴熟,对口味的把握越来越高。

众人吃着,沈荣却是吃的慢腾腾的,有点心事。

等杨小涛吃的差不多了,沈荣这才开口打破吸溜的声音。

“杨总,我有个想法!”

突兀的声音传来,杨小涛抬头见是沈荣,忙将嘴里的饭菜咽下去。

“沈科长,你说!”

对于沈荣杨小涛是充满敬意的。

每次看到他斑白的头发,都会想起这位在西北隐姓埋名的岁月。

心中总有一股敬佩之情。

“是这样的!”

沈荣放下筷子,拿起馒头,“是这样的,刚才我在观察您的操作。”

“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需要精心雕琢,我也做过部件,知道有些部分不需要人工操作!”

“就像这块馒头,我们可以先用机床将它切除一半!”

沈荣掰开,举着剩下的一半,“这样算是粗加工,然后再对这一半进行精细加工。”

“我觉得,这样的效率会更高一些!”

“而且,也能让我们针对的提升熟练度,这对以后扩展都有好处!”

沈荣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实这些都是在西北时候锻炼出来的。

那时候,什么都缺,什么都不够用的。

有时候为了加工个部件,都得到处跑,这里做一点,然后去另一个地方做一点。

最后,凑成一个整体。

就是在这种东奔西跑,你一点我一点的模式下,他们完成了蘑菇蛋的硬性指标!

啪啪

啪啪啪啪

“好,好一个粗加工,好一个精雕细琢!”

杨小涛听到沈荣这样说,立马领会各种含义,顾不得手上拿着筷子,立马拍手鼓掌。

周围人听了,也跟着点头鼓掌。

这方法好啊,充分将现实情况考虑进来,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

车床操作的精度不够,那就进行粗加工,这样能够省去大量时间。

杨小涛在心里盘算下,如果经过车床粗加工后,自己有信心在一小时内完成任务。

“好,这方法好!”

隔壁桌上陈冲汉大声喊着,心里的“但是”在这一刻被冲散。

如果真的如沈荣说的那般,那就代表着量产的可能大大增加。

那这台涡轮发动机,未来前景,不可限量啊!

这下,他自己都觉得口干舌燥。

这一刻,他突然想要留在这里,看看到底会能走到哪一步。

一旁的孙路几人也意识到这种方法的好处。

只是,这个粗加工,怎么感觉有点烧心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