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陈老黄老,还有一些客人前来,总不能都叫到会议室去吧。
所以这两处特意安装了空调。
杨小涛听了只是笑着,这么热的天,不开空调咋过?
这才是七月初,还没入伏呢。
“还笑,你小子肯定没憋好屁!”
“这么早过来,不是吹冷风吧!赶紧说!”
杨佑宁感觉凉快许多,也没关空调,坐在一旁见杨小涛这副模样立马明白,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杨小涛等他坐好这才开口,“老杨,用用你点空调就这么说,真是让人寒心啊!”
“你少来,赶紧说正事!”
杨小涛耸耸肩,然后来到跟前,“上次我设计了一台脱粒机,前天交给一分厂。”
“嗯?脱粒机啊,你们做出来了?”
杨佑宁一听放下杯子,脱粒机的事情在内审期间就知道,当初听说的时候也没太上心。
毕竟只是个农业机械罢了,比起来,他更希望多研究下机床的改进,研究新的工业机械。
就像半自动机床似的,要是做出比晨星更好的机床,那该多好啊。
“那必须啊,昨晚上实验过了。”
“咋样?”
杨佑宁顺势问道,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这是杨小涛设计出来的,一分厂的实力也摆在那,不成功才是怪事呢。
只是抬头看到杨小涛露出淡定的笑容,这样子,让他有种熟悉的回忆。
不等他想明白,就听杨小涛竖起两根手指头。
“一台脱粒机,干了一小时多点,打出来一吨麦子。”
“这效率顶百十号人不成问题。”
一小时一吨!
一比一百!
“啥,你再说一遍!”
杨佑宁对杨小涛的两根手指头表示怀疑,“你确定是一小时一吨?不是一百斤?”
“一小时一吨,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这事可不是开玩笑啊。”
杨佑宁越说越激动,整个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哪怕冷风吹着,也觉得胸膛发热,不由得解开扣子。
刚才的处事不惊完全抛到了脑后。
村里的农活他也见过,更知道这年代是靠天吃饭的。
一亩地的收成摆在打谷场,然后用牲畜或者人来拉着碾子转着圈压,一天能压出来一亩地不错了。
而且农忙的时候,就跟老天爷抢时间,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耕种,收获晚了,很可能耽误了农时,造成减产!
对农民来说,农时就是发令枪啊。
而现在一台机器顶一百个人,那解放出来的九十九个人可以干更多的事啊。
这...
这他娘的要是被农业部的人知道了,得高兴疯了吧。
杨佑宁看了眼杨小涛,虽然对方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自信清晰的告诉他,这件事,是真的。
“这还是保守估计!”
见杨佑宁如此失态,杨小涛也不奇怪。
小小的脱粒机,或许不如启明星那样出名,但带来的轰动绝不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