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3 class="center h3 ttop">一</h3>
1991年,索馬里西亚德政权被推翻,国家开始陷入多个政权并存的军阀割据状态。
此后,由于战火、天灾、社会经济崩溃,索馬里出现了大饥荒,饿殍遍野。但联合国救援物资到达索馬里时,荒唐的一幕发生了:军阀们抢夺救援物资,枪击难民和志愿者,救助人员不得不撤离了索馬里。
随后联合国通过决议,要以武力维持索馬里的治安和救济,强制实现和平。
1992年底,联合国部队进入索馬里,其中主力为美军。
1993年6月,美军悬赏捉拿索馬里武装头目艾迪德。10月,美军和艾迪德派武装发生冲突,直接导致美军死亡18人,损失3架武装直升机和部分军车。(这一事件后来被美国拍摄成电影《黑鹰坠落》。)
黑鹰事件,是自越战以来,美军遭受的最惨痛的失败。同月,美国的电视屏幕反覆出现索馬里人用绳子拖着一具美国特种作战队员的尸体游街示众的画面。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质问“我们为什么要打别人的战争”。最终,美国迫于压力,决定从索馬里撤军。
很多人认为,后来的卢旺达大屠杀,胡图人杀害比利时维和士兵以迫使比利时撤军的做法,就是从这一事件中有样学样。
<p/><h3 class="center h3">二</h3>
国家政治局势和渔民生活息息相关。
索馬里拥有很长的海岸线,鱼类资源丰富,渔民的生活不敢说十分滋润,但足够自给自足。1991年之后,索馬里政局陷入了长期混乱,这为具备远洋捕捞能力的欧美渔船提供了机会。它们随意到索馬里海域捕捞打鱼,机械化作业,采取灭绝性的打捞政策。
出于可再生等方面的考虑,欧美本国对渔业捕捞是有严格限制的。比如鱼还没有长到规定的长度,不允许捕捞和市场交易。但在索馬里,白捞别人的不心疼,不管大小,一网打尽。
在这样的情形下,捕捞器具本就落后的索馬里渔民的生存空间遭到极大挤压,甚至经常遭到欧美渔船的驱赶——在自家海域打鱼,居然也变成一件艰难的事情。
有受访的索馬里海盗说:“我们以渔为生,除了渔业,没什么可干的。但是现在,我们甚至不能出海。他们不想让我们捕鱼,我们要么死亡,要么战斗。他们把我们抓起来,烧毁我们的渔船,说我们是海盗,他们难道不是海盗吗?
“他们掠夺我们的资源,我们就劫持他们的渔船……”
而后续的核辐射废料垃圾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内外矛盾。
2004年印度洋海啸,使得索馬里海岸翻起巨浪。这些巨浪把成吨的核废料和有毒垃圾翻了出来,暴露在世人眼前。
这些核废料和垃圾包括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废料,会致癌,使人基因变异。经过调查,这些垃圾大多来源于欧洲。
有环保组织揭露,欧洲的废品处理公司和索馬里政府签订协议,每向索馬里海岸倾倒一吨有毒废料,支付给政府8美元。而在欧洲,放置和处理一吨有毒废料,费用是1000美元。
索馬里当地的媒体曾对沿岸居民做过一次调查,有七成民众支持这种海盗行为,认为这是一种“自衞”,以及“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