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赵桓决定行舜巡之事,可不是随便来的。大舜在位的时候,定下了每五年出巡一次的规定。也就是皇帝到地方上,奖功罚过,处理事务,会盟诸侯……总而言之,皇帝是不能坐守都城,当个宅男的。
只不过这种上古时候的规矩,已经默契地被群臣忘掉了。每每夸奖三代之治,效仿古之贤君的时候,是绝口不提舜巡的。
当然了,赵桓不是谁都能欺负的,甚至他的这次行动还能成为日后的祖制,也算是给后世子孙造福,不用被群臣控制。也只是可能性而已,毕竟万一懦弱无能,自己不争气,谁也没法子。
赵桓决定南下,朝中诸公,主要的臣子,他是一个都没带。跟在赵桓身边的只有刘晏和刘錡两个武臣,贴身护卫。
另外还有陆游,以及朱熹等年轻文臣。
陆游在这几年里,已经混成了天子近臣,十足显贵。
至于朱熹,他现在还是在国子监挂着职位,并没有正式官职。但谁都知道,他是天子面前的一支笔,也是前途无量,甚至有人断言,朱熹有朝一日必定宰执天下。
只不过朱熹自己清楚,他距离宰相不是近了,而是更加遥远了。
这个毛病就出在了《靖康大典》的上面。
赵桓主张修书,这事情从很早就开始了,最初有衍圣公孔端友,有吕好问,胡安国,甚至有杨龟山等人参与。
就连赵佶都修了一本通识。
在三年前,朱熹升任了大典的副总裁,属于最后把关的重要人物。
按理说凭着修订大典之功,朱熹可以瞬间平步青云,但是对不起了,赵桓连个正式的职位都没给他。
朱熹也挺明白事,这么一本巨著,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就好。
可话虽然如此,什么没有捞到,也迫使朱熹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错了。
这些日子他似有所悟,毛病就在《靖康大典》上面!
赵桓希望修书,是修出一套可以流传天下的大书,可以给各行各业定规矩,可以推动大宋向前发展。
结果呢?
这帮人修成了囊括各种古籍的鸿篇巨制。
倒不是说这种集书不好,而是说没法普及,就算是顶尖儿的翰林,也未必有功夫读完。而且就算读完了,又能怎么样?
还是一团乱麻,距离赵桓要的教化天下,还差得太远了。
说到底,就是不接地气,南辕北辙。
知道了缘由,朱熹都冒冷汗了,生怕赵桓跟他算账。
不过赵官家还是很宽宏的,并没有过多发脾气,只是决定舜巡天下。朱熹能察觉出来,这里面一定有所关联。
他还是很老实没有过多废话,免得给自己惹祸。
赵桓说走就走,没有过多停留,在中秋之前就动身了,连月饼都没吃。从北京南下。很多人都以为官家会走开封,去故都瞧瞧,哪知道赵桓竟然直接走了齐鲁大地,选择了济南府南下。
而赵桓到了济南府之后,身边多了一个人,正是宗颍。
“这么多年了,朕给你写了好几封信,要你入朝,怎么一直没有动静?”赵桓一开口,把朱熹吓了一跳。
面前这个小老头架子也太大了吧?
官家请他都敢不去?
没错,这位还真敢!
宗颍的爹就是老相公宗泽!
哪怕过去了多年,当初抗金的主要功臣,也都是大宋朝野传颂的英雄,其中宗泽单骑北上,力战强敌,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按照宗泽的功劳,给宗颍一个清贵的职位,熬个十年八年,胜任尚书,乃至宣麻拜相,都是可以的。
只不过令人诧异,宗颍先是拒绝,后来执意要到地方为官,而且也不是当什么大官,是当县丞,后来升县令,通判,最后升任了济南知府。
他走了一条标准的地方官之路。
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做到济南知府,已经可以烧高香了。
但是像宗颍这种出身,仅仅是知府,的确太惨了一点。
更让人诧异的是宗颍并没有让儿子入朝为官,也就是说宗家只有两代为官,让人颇为不解。
“官家,臣是有自知之明的,让臣入朝,只会坏了国家大事,就连这个知府,臣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赵桓笑了,“你说自己不会当官,朕姑且信之,可你编了一本书,朕倒是想瞧瞧。”
宗颍稍微迟疑,似乎有些为难。
赵桓问道:“怎么,不愿意给朕看看?”
宗颍连忙摇头,“臣不敢,臣只是觉得这里不方便。”
“那就找个方便的地方。”赵桓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