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图穷匕见(2 / 2)

宋伐 血裔 3086 字 7个月前

洪过闻言沉默了一会,而后抬头肃穆的道:“这次连几位死去兄弟的身子都没抢回来,你们不恨我?”

周围气氛一下凝滞起来,翟平坐在火边惨然一笑:“从听从伯父命令,跟随洪家哥哥下山开始,我们谁不清楚这次没可能完完整整回来,州城那是什么地方,完颜安国那个孙子又是什么好相与的么?只要洪家哥哥没忘记帮我们兄弟报这个仇,大家伙可不会说什么恨。”

说话,洪过站起身对周遭所有声道:“今日,我洪过在这裏以洪家列祖列宗的名义发誓,他日定要杀完颜安国全家,为这次死去的弟兄们祭灵。”

众人轰然应诺,整个气氛霎时冲破了那股凝重,变得活跃起来,许多人看向洪过的目光不再有半点敌视,反之,天王寨的子弟中间很是有人将洪过看作是自己人。

到了隐泉山,既然已经暴露行藏,洪过索带人在那千人私兵之前招摇而过,反正他们都骑马,那些个私兵不要说是截杀,便是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等到领头的孟蛇带人整装出来时,洪过早带人冲进了山道中,那地方孟蛇可不敢进去,谢月走前有过吩咐,只要他们屯驻山前,挡住出山的人就可以,至于进山的一概不管。既如此,孟蛇索带人出去打些野味,回去烧烤了下酒,小日子过的倒是有滋有味。

洪过进了山道就发现,山中人流涌动好不热闹,这些人拖家带口拿着简单行李,个个面黄肌瘦的神情委顿。到了寨墙前,更是见到大队的喽啰兵在那里维持秩序,寨门口更是热闹的跟个菜市场般,洪过带着人仅仅走进去就费了小半个时辰,简直比他们冲出汾州城还辛苦。

寨门外都如此,寨子里的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短短几天时间,整个寨子就像是变了个样子似的,活脱脱一座大工地般,到处是来去匆匆抢着干活的群流。一开始,洪过还认为这些人只是为外面的灾民准备房屋吃喝,仔细看看他的脸色一下变得严肃起来,哪里是什么给灾民盖房子啊,就眼前这五六个喽啰兵,肩上扛着刚刚打造好的长枪,正匆匆送到后面的仓库,不远处又有一群喽啰兵抱着一捆钢刀匆匆走过。

这分明是在准备大战啊。

急匆匆走到了聚义厅,洪过一抬眼吓了一跳,这时的聚义厅竟是连名字都换了,以前那块聚义厅的牌匾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写着“忠义白虎堂”的牌子。

洪过咧咧嘴,靠了,什么是白虎堂,难道这翟进老头竟然把自己当成了当年的高俅高太尉?

白虎堂内,迎头就看到了正在下令的李光宗,见到这个二当家,洪过脸色微有郝色,虽然失败早在预料之中,不过李光宗曾经激烈的反对过,如今两相见面,还真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不过,要问洪过后悔不,他一准说不,如是再选一次,他还是要去汾州城。洪过有洪过的想法,他和李光宗翟进这些人的立场不同,虽然不是金国大臣,虽然明知道这次怕是要动刀兵小打一番,但是,这先礼后兵的过程必须走一遭,大家坐下来谈谈,谈不拢了抽刀子打一遭,打完了继续谈,洪过是不想看着汾州百姓流离失所,不想在金国大军进来后,顺手将天王寨这支义军余脉也给抄了,而完颜安国的心思就更简单了,想来那位节度使大人还不希望金国朝廷大军进来剿匪,那样他的节度使算是当到头了,不仅官当到头,怕是身家命也没得保住。因此,两方都能在这件事上找到利益共同点,只要没人想将这档子事真的闹大,事情终归能谈拢。

脸色不大自然的走到了李光宗面前,谁知掉,这位李先生见到洪过,仅仅是深色淡然的道了一声“回来了”,而后就继续分派命令,看的洪过着实狐疑不已。直到那几个头领离开了,李光宗点开一个簿册要继续干活,突然见着洪过还在那里杵着,奇异的道:“你怎么还在?老寨主在后面等着你呢。”

“你?不想说点什么?”按照洪过的想法,这个李光宗嘴最臭,刚见面就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现在抓住了机会还不立时狠狠敲打自己?

李光宗现出一种无奈的笑容,叹口气道:“事情没谈成吧?你一走我就知道终归要打,不如尽早准备,现在的事情你也看到了,那谢月是个王八蛋,为了赶我们出去打仗,竟然烧了方圆五十里内所有村镇,将这些百姓死命往寨子里赶,老寨主和大寨主都是善心人,不可能将百姓拒之门外,可是,山上的粮食和清水已经不多了,这仗,必须打,而且要尽快打。”说话,他敲敲笔杆道:“至于你这次的作为,想来你也没什么信心吧,要不就不会带那么多人手了,纵横之道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日后继续学吧。不过呢,好歹也是作些实事,比没事吟诗作对强太多。”

说完,李光宗就低下头继续干活,不再搭理洪过。洪过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这可好,临了还是被人教训了一顿。不过,李光宗将他比作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也不知是夸他还是在骂他?

走出几步去,洪过突然发现一件事,瞪大了眼睛指着大厅正中的屏风,“这,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原先摆着虎皮屏风的位置,这时被换上了一面巨大的宋字旗帜,不就是前几天在后山大屋中见到的那面帅旗么,怎么会突然摆在这裏了?再联想刚刚进门看到的“忠义白虎堂”几个字,洪过隐隐感觉一件让自己头痛的事情发生了。

李光宗并不回身就能知道洪过在问什么,抬头苦笑道:“老寨主让摆上的,你说是什么意思。”

洪过第一个反应就是:疯了,绝对疯了,这太疯狂了,要在金国腹地打出大宋的旗号,这就脱离了山贼和私兵的械斗质,一下升到了国与国的战争高度,问题是,现在的南宋朝廷早已和金国签订盟约,翟进这个举动注定得不到南宋的承认,这是白白送死啊。

洪过抢步跑到了后山,就在那处小亭子外还有几十步时候,已经能听到亭子里激烈的争吵声,他慢慢停下脚步,仔细分辨下,裏面激烈争吵的人,竟然是大寨主翟义与三头领翟兴,两个人正在就是否起兵和起兵之后的去路问题争吵着。

在翟义看来,这个时间的金国虽然刚刚经历上京之乱,不过还远没有虚弱到足以起兵讨伐的地步,而且,他们身在金国腹地,一旦起兵后势必要面临金国四面围堵,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而翟兴立即反驳,虽然上京之乱没有动摇金国实力,但是完颜亮杀了那么多的亲王宗室,已经是失去了女真人的拥护,而且金国虽然强大,但是眼下的汾州已经是虚弱到了极点,想想前几天洪过提供的情报,硕大的汾州城竟然只有五百人,算上衙役也不足千人,与空城无异,只要他们出山赶跑那些各家大户的乌合之众,整个汾州就能立即拿下,而眼下的汾州民情就好像一个干草堆,只要有个火星就能被点燃,天王寨只要打起大宋的旗号出山,转眼就能得到十万军队,再用汾阳军的兵器武装上,放眼整个河东南北两路再无对手,倒是南下经河东南路去河南,收复河南府,东京汴梁府,河南那是大宋的东京路故地,只要大呼一声,四下乡野都会起兵拥护,这样,再与大宋朝廷南北呼应,只要宋廷下诏北伐,他们翟家北伐第一功就跑不了,日后封王封公还不是手到擒来。

洪过皱着眉听了一阵,而后慢慢退向一边,忽然,身后响起一个轻轻的声音:“洪家哥哥为何不出去?”

“是啊,洪家哥哥,你的看法是什么?”

回身一看,竟然是得到了消息的翟平和翟莹兄妹,两兄妹跃跃欲试的表情,已然暴露了他们心中的想法。洪过想了下才淡淡道:“我辈无分文武,为民请命,解万民于倒悬,都是我辈天命。天命如此,过无非顺天命尽人事。”

翟家兄妹没听太明白,只是一心以为洪过也是支持了他们的,正要欢天喜地的拉着洪过去半山亭,忽听那边翟进说话了,老头说的很慢,也带着幽远的沧桑感:“我儿,不要再说了,这次行险是我的主意,我老了,怕是看不到朝廷北伐收复东京那一天,我要用自己的手去做到,即使失败,日后那些朝廷翰林编纂写史书时候,也会留下我的名字,论读书,我没你多,可是也看过几本史书,我所求的,不过是日后忠义传里,能提到我翟进的名字,不要枉费了我翟家三十年忠义却后世无人知晓。”

听到这裏,洪过身子一颤,脚步顿住一阵,而后慢慢退开去。远远走开了,林钟这才从一边窜出来,低声问道:“大哥,我们也准备准备一起出兵?”

洪过抬起头诧异的看着林钟:“准备?准备个啥,现在就随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