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何谓作假(2 / 2)

宋伐 血裔 2630 字 7个月前

心中虽是有了判断,可赵瑗继续阅读情报,却总是现出无奈的苦笑,洪过,洪过,又见洪过,为什么每一次见到这个名字出现,做出的事情就让他无从判断,至少是从赵瑗认知的范围内,对洪过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上,总会生出一种无力感。高丽如此,西夏如此,对付西夏的谈判更是如此,现在赵瑗甚至有些怕了见到这个名字,偏偏最近金国中都的情报里,很多事情都随这个名字而变动,这令赵瑗感觉到一阵阵的头痛。

此时的赵瑗兴许还没有感觉,因为对洪过的行为无从研判,已经在他心中悄然生出了对洪过的恐惧,这种纯粹心理上的畏惧,根本是无形无状,偏偏会在时时刻刻影响赵瑗的行为和思想,而且一旦发芽生根,再想清除,怕是要穷尽一生的气力,也未必能做到。

赵瑗的情报准确而且持续不断,自是对洪过主持对西夏的谈判一事没有什么感觉,可南宋朝廷的情报断断续续的,经常是中断好一阵,才又传回来隻言词组的叙述,是以,当洪过接手主持谈判传到南宋,自是又在南宋士林引起一阵喧哗,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拍案而起大骂国贼,也有人嘿嘿冷笑等待继续看好戏。

赵瑗看着士林如此反应,不禁为之苦笑,本来想放任不理,反正前几次都是如此处置,事情过去了,这些人的声音也就渐渐小了。

可是,今次的事情并未如赵瑗预料,事情过去十余天,突然在新年庆典的前夜爆发出来,有王府的属官匆匆赶来奏报,行在的御史们竟然在串联,准备联名上奏章弹劾洪皓,罪状是教子不严,结党非议朝政,对朝廷口出怨言。

赵瑗自是明白,这些东西都是摆在台面的,实则是有些朝廷里的“正直”大臣,对洪过这样抢眼的表现不满意,想要找机会打击下洪家的气势。是以,听到消息后,赵瑗感觉这些人真是吃饱撑的,洪过如何表现,都是在金国的事情,现在一班南宋的大臣们,要替金国的皇帝担忧,害怕洪过的行为反过来影响宋金关系,啧啧,还真是一群正直的臣子呢。

不过,现在权相秦桧一手遮天独揽朝政,真正正直的臣子,会得以立在朝堂上么?

赵瑗本想出面劝阻这些臣子,随后转念一想,朝中大事小情皆出自秦权相之手,今日御史串联的事情,会不会背后就是那位御史中丞出身的秦权相在推动?若是如此,这件事还真不好由他出面处置。

可是,真的就放任不管么?赵瑗心中迟疑,想起行在传言,似乎这半年来,秦权相的身子骨不大好,陛下已经几次派太医去相府诊脉,虽然每次太医都回报什么益国公身子康健,可是,一个身子好的人,用得着三番五次派太医诊脉么?既然秦桧的身子骨不大好了,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去寻远在千里之外的洪过的晦气?

赵瑗感觉到一丝诡异的气息,突然想起那些御史弹劾的罪状之中,有句结党非议朝廷,立时全身一颤,结党,这个罪名太厉害了,简直就是一柄砍向对手的利剑,无论是哪个,在这柄利剑面前都会被斩成无数段。

这次秦桧仗剑,又要意欲何人?

就在行在临安府的政治气氛,变得越来越诡异的时候,金国的新年朝贺圣典正式举行,在所有前来朝贺的使臣中间,人们真的只看到了嵬名仁信的使者,热辣公济被排斥在四方馆之中,而且中都传出风声,只待新年庆典结束,礼部和鸿胪寺就要将热辣公济等人逐出中都,彻底将和谈的大门关闭。

热辣公济虽然明白这是金国的策略,是金人用来讹诈的手段而已,无奈现在情势比人强,由不得热辣公济继续耍脾气,他几次求见礼部尚书李通未果,转而想去拜见那位“中人”洪过。

谁想到,这次热辣公济连洪过家门的巷子都没进去,就被堵在了巷口外面,望着数不清的人头和车子哀叹不已,上一次他去李通家,好歹还将名帖送去门里,现在可好,想要送名帖去洪过府上,竟然好有一身好身板,而且还要有勇往直前的意志,才有可能成功。

到了这个时候,热辣公济不得不承认,以前的他真的错了,而且是错的离谱,从头到尾都轻视了洪过的能量,能让中都数不清的大小官僚贵人富户排队等候召见的人,岂是他一个战败国使者能随意呵斥的。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中都里的任何人似乎都找不见洪过的下落。

新年庆典后半月,从韦州传来消息,金国与夏国达成和议。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热辣公济整个人都瘫了,在韦州达成和议,那岂不是意味着金国与嵬名仁信议和,彻底将兴庆府抛开了么。后来他才打听清楚,原来,竟然是西夏中书令嵬名仁永亲自到了韦州,与悄然抵达韦州的金国和谈使者洪过,进行了长达五天的谈判,才最终议定了和谈的具体的条款。

长达五天。

热辣公济苦笑一下,自古就没有如此匆忙达成的和议,看来兴庆府是真被逼急了,估计着也是将金国提出的条件,一股脑接受下来,换取的,估计就是金国放弃对嵬名仁信的支持。

由于这份协议是公开宣布的,所以中都之内稍有门路的人,都能搞到和议的大致条款,简单来说,和议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议定罪责。在这裏,西夏承认了部分臣子意图不轨,“刻意挑起金夏不和以至于刀兵相见”,所以,西夏开列了一份长长的名单,都是要处置的西夏臣子,其中,原知西凉府李伦赫然列在第一位,成为金国首要惩处的战犯。再向下看,热辣公济发现,他的名字也在其中,看起来,这个举动或者是洪过报复自己,或者就是朝中政敌在清算,他个人以为后者可能性更高。

和议第二个部分是俯首认罪,这其中没有再要求李仁孝入中都赔罪,仅仅要求李仁孝前往韦州,向金国皇帝的特使当面请罪,得到了金国皇帝的赦免诏书后,李仁孝才能离开韦州。

现在韦州在金人的占领下,这个要求也等同是对李仁孝最大的惩罚,看起来,李仁孝也是被逼无奈,才答应了这么屈辱而且危险的要求,不过,总算比亲自进中都强上百倍。

第三个部分是惩罚了,这裏的规定比较繁杂,首先金国并未完全放弃对西夏的领土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一面要求西夏割让无定河两岸全境,同时,又要西夏用牛羊金银来赎买这块党项人的“祖业”代价是,十万匹马,二十万头牛,一百万口羊,金一万两,银三十万两,绢帛三十万匹。用如此高昂的代价,终于换来了西夏的领土相对完整。

之所以说是相对完整,完全是因为金国强令李仁孝册封嵬名仁信为夏王,相对的,金国对嵬名仁信的封爵降低为夏国公,封地就在韦州,以韦州以南的全部,以及东西五百里土地,为金夏国公,西夏的夏王嵬名仁信封地,封地之内大小事全部由嵬名仁信处置,西夏朝廷不得“肆意干涉”。

热辣公济长长的叹口气,这是在西夏设了个国中之国啊,与金国册封那位高丽的女国主王欢是一个效果,基本就是在金国手里握住了一个可以牵制夏国王室的把柄,令李仁孝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形势比人强,现在的情形也由不得西夏拒绝这种要求,好歹这些土地名义上还归属西夏,至于如何收回,就只能日后慢慢来了。

热辣公济继续向下看,发觉和议还有第四部分,而且这一部分的要求全部是与通商有关的,他仔细看了一阵,失声惊道:

“这,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