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真的疯了,从第一天开始之后,他们的进攻就没有停止过。虽然蒙古军队在靠近“竹城要塞”的时候受到了大量的杀伤,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进攻的压力。
在第四天的时候,蒙古军队已经损失5万余人,但依然还拥有最少12-13万大军的蒙古军队,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依然可以保持着一队队人的不停的进攻。
“移尸做山,这就是移尸做山之战!”
整个原野上,到处都是蒙古士兵的尸体。前进的他们受伤倒地,如果那些骑马的救护员,不能及时赶到,那么轻重的会变成重伤,重伤的又会被炮弹撕成碎片。
四天的战斗,让所有人都感觉到筋疲力尽,最少大多数军官们没有休息的时间。按照先前的打算,穆克把手下的由“华夏虎贲军”的步兵、炮队,国民警衞队(也就是地方安全部队),民兵组成的部队分成了三部分。前两部分12小时轮战,第三部分是预备队,事实上就是以勤杂人员、失炮的炮手以及轻伤人员组成的队伍。
显然到用了预备队的时候,那时就真的是油尽捻子干的时候。而这个时刻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就真的要出现了。首先是“地狱使者II型野炮”用光了所有的炮弹,士兵们在把火炮安置好之后,全部上了战线。
“炮到江边,过江!”
尽管在战时,穆克发布的命令依然简单而又清晰。
“长官、是的长官!”
士兵们回答的同样简短清晰,“地狱使者II型野炮”这样的技术秘密,无论如何也不该留给蒙古人手中。到江对岸,那么预示着穆克的心中,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整个“竹城要塞”失陷。那时就只乘下江边狭小的基地的城墙,与竹城要塞相比,那里就要薄弱的多了。
炮手们上前线之前,完成了穆克发布给他们的命令。他们把“地狱使者II型野炮”运到江边,在那儿用大型的竹排运向江岸。完成的士兵们抓紧吃饭与休息,当所有的火炮过江之后,他们就要上前线了。大家知道“华夏军”的炮手们,装备了左轮手枪。他们上前线的时候,就只好背上了兰博折叠弓上到战线上,去与蒙古人拼命。
失去了远程火炮的压制,再度出去了为数众多的“战车”和大量的步兵。虽然“轮回II型臼炮”依然在努力进行着轰击,但间接射击的它们,并不能很好的阻止那些“战车”以及“飞燕III型弩炮”迅速前进。
终于一台“战车”在1000米处站稳的脚跟,一枚枚底部排气炮弹,就带着火舌飞向“竹城要塞”。爆炸立即就带来了许多的伤亡。虽然厚实的“竹城要塞”,遮挡了多数的炮击,但伤亡开始持续增加。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飞燕III型弩炮”,可以进入到1000米左右的,那些挖掘出炮位的地方向“竹城要塞”射击时,危险就变得更加清晰了。天空里是成群飞射的炮弹,虽然“轮回II型臼炮”在努力轰击着敌方的炮兵阵地,但对付那些地面只下,“飞燕III型弩炮”几乎没有更多的办法。